阿拉伯惊雷:2011年埃及篇 7

“他们要夺去我们的资源,首先夺去我们的土地和尊严。你说外界认为我们是恐怖分子,那外界又如何看待国家恐怖主义,美国与以色列携手发动的国家恐怖主义?”

这是一个难缠的问题,这个问题将会继续缠下去。谁是主人谁是客人?谁才是恐怖分子?以色列人也有同样的反问。能够保护自己,只有权力与武器。

是道别的时候了,我和摄影队离开的时候,日落已逼近尾声,黑夜旋即降临,我们又经过那个墓地,然后再往前走,好像是无尽的黑暗。

这个访问结束后,我没有实时把它写下来。这不是由于内容有没有新意,而是他来自比哈马斯更敏感的组织,以色列通缉的恐怖分子。

我不知道这位大阿哥的名字,也记不起他所居住的地方,或许第二天他便给就地正法了。

以色列对记者也一样处处提防,他们经常怀疑那些把巴人故事写出来的记者,全都是恐怖分子的同情者,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必须受到扣留查问。我不是一个无所不怕的记者,压力与忧伤经常在我内心交战。

大阿哥或许继续杀戳,逐步走向疯狂。我唯一记起的,他只不过二十六岁。我们来自不同的世界,命运竟给了我们四十五分钟的聚面,但大家仍然互不认识。这四十五钟就悬吊在时间的黑洞里。

为什么我现在又提起这段封尘的访问呢?因为2011年的春天,阿拉伯这个版块终于剧烈移动,它可能要向一个时代告别。

不要小看巴以冲突,它如一块石头,丢到水中会引发一个又一个的水圈。

我在中东地区跑了多遍,每到一个地方,都不能回避以巴这个问题。石头一掷,大家便会起哄!它成为中东动荡的根源。

2002年到开罗,街上不时会出现一群快闪党,他们大呼解放巴勒斯坦,然后作鸟兽散,他们再出现的时候,其矛头已直接指向穆巴拉克亲美亲以的政策,再一转,口号又变为指责美国支持穆巴拉克这个出卖阿拉伯人的独裁政权,并要求解封埃及与巴人自治区加沙的边境。

有评论指穆巴拉克也乐得来个顺水推舟,容许埃及人为以巴问题上街示威,好把他们对内政的愤怒转移到外交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