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生命之船(8)

那些年钟叔河亲历许多社会最底层的百姓的惨状,在拖板车经过的路上,他见到过饿死的大人和孩子的尸体,还亲眼看到有人饿得在吃别人呕吐出来的东西。生活的苦难不能阻止钟叔河读书。每晚回到家,钟叔河就着油灯紧闭门户,读遍了旧书店能够买到的所有知堂老人的书。他从友人处得知知堂老人还健在,就到家里附近的小店中买来几张一面粗一面光的极薄而劣的红色横格“材料纸”,并借来一小瓶墨汁和一支粗劣的毛笔,给知堂老人写信,谈读书的心得,请教问题和索书。他信中写道:“我一直以为,先生的文章的真价值,首先在于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态度,乃是上下数千年中国读书人最难得的态度,那就是诚实的态度——对自己、对别人、对艺术、对人生,对自己和别人的国家,对人类的今天和未来,都能够诚实地、冷静地,然而又是积极地去看,去想,去写。”知堂老人的思想力量和文章之美,大大地安慰了这位年轻的“楚囚”。当接到回信时,他心中的快乐无以言说,这大概是那些苦难日子里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正是因为不断地读书,才使他在精神上无所畏惧,使他超越自己的苦难而放眼世界。他深知人类面临的问题非常多,但最根本的问题却归结为两个: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人。无论是“反右”,还是紧接着的“大跃进”,他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他坚信,倒行逆施违背自然规律和历史潮流所酿成的天灾人祸不可能长久。

果然如钟叔河所料,“大跃进”后饿殍遍地,不得不开始允许人们“大种大养”,上自由班,日子慢慢地容易过一些了。钟叔河和朱纯都进了一个街道工厂做工。当时他们的工资每个月才十八到二十元,养不活一家人,只得自己另找事情做。只要能赚到钱,什么事情都做。刻蜡纸,给学校刻讲义,画教学挂图,农学院、医学院的关于植物、人体器官的挂图他们都画过。后来发现做教学模型更赚钱,又学做教学模型,以后发展到做翻砂用的木模,还学会了自己绘图,自己设计。朱纯聪颖、坚韧、开朗,早年孤儿院的经历,使她有极强的生存能力。这对患难夫妻坦然面对一切变故,做一行,钻一行,几年之内,居然成了“同行”认可的内行。当时有规定,街道工厂的技工最多不能超过六级,而朱纯成了五级木模工,钟叔河成了六级绘图工,他们凭能力和人合伙开了一家模型工厂。钟叔河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自己做的两个非常精致的木工刨子,是根据一本德国《细木工作业》书上的图照着做的。知识不但给人精神食粮,同样给予人求生存的本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