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吃政治”(4)

此间的韩宰相在宫中,当着仁宗皇帝和朝廷大臣的面,仍然拿末座的“区区王安石”没办法。他那著名的美髯乱飘,漂亮的面孔由红转青,由青转灰……宫娥们歌舞侑酒,“唇不包齿”的欧阳修情不自禁哼小曲。范镇击节,包公赞赏。司马光面无表情。

王安石睡着了,鼾声应和了树梢的蝉鸣。

宴罢,皇帝复赏臣子们去后花园钓鱼。时在仲秋,御池残荷立翠鸟,小风送爽金桂飘香。蜀人范镇是个性情中人,钓了鱼乐得打哈哈。司马光与欧阳修笑谈历史。欧阳修是《新唐书》《新五代史》的作者,也是文坛领袖。包公神情恬淡,垂钓闲适,跟那个坐镇开封府的铁面府尹判若两人。韩琦玉树临风,抛钓丝的动作随意而漂亮。老臣富弼待在皇帝的身边,说一些庆历年间的往事。“天下无事近百年”,这是王安石在写给皇帝的长信中讲的一句话。君臣和谐,朝野大抵无事。

御池的拐弯处,王安石坐于虬曲的柳树下,一卷经书在手,鱼竿闲置斜阳。他观书入神了,满脑子尧舜禹汤,似乎看不见近在咫尺的本朝皇帝。看书要吃东西,手边却只有搁在玉盘中的几十颗球状鱼饵。他用细长的手指抓了鱼饵塞进口中,咬碎,咂舌,模样惬意了。侍钓的宫女太监有些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王大人的指头蘸了口水翻古书,“目射纸上”,继续伸手拿球状鱼饵,一颗接一颗地吃。耸耸“牛背”,蹭蹭古柳树,市井的形容词,这叫磨皮擦痒,多半是栖身官袍的虱子们活跃了。

仁宗皇帝“视之良久”,搞不懂这个王安石。介甫吃下一半了,看样子要把鱼饵吃光。皇帝扭头再瞧他。欧阳修想扇他耳光。韩丞相拿白眼射他。牛形人照吃不误。

王安石皇宫垂钓吃鱼饵,是北宋政坛的经典故事之一,意味深长。北宋百余年,没人这么干。介甫什么意思呢?难怪苏老泉写《辨奸论》,想要戳穿他。这个牛形人是一头怪牛、犟牛、猛牛,又是一头懂得谋略、深藏不露的“智牛”,年纪轻轻就有了一整套自我推销的方案,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并且学问大,律己严,判狱、理财卓尔不群。宋仁宗老看他,原因在此。司马光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目为圣人复出。王安石当政,推出一系列疾风暴雨般的新法后,司马光才大吃一惊,宣布与他绝交……此系后话。

王安石吃鱼饵吸引仁宗的注意力。他学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皇帝只是好奇,仅此而已,赐予王安石的东西,多牛羊肉。介甫奉旨吃肉,京师传为笑谈,包括他随身携带的虱子,露出鞋子的脚趾头,老农民的旧腰带,大庭广众下反手挠痒痒的动作。包括他拒豪宅,拒美女,拒社交,拒顶头上司……王安石的吃穿住行,显然带了政治符号的意味。

苏东坡吃味道。王安石“吃政治”。仁宗皇帝的态度在他的意料中。他等待,反正他有的是时间。而老皇帝已经日薄西山了。

不久的将来,一代奇人王安石要大展宏图。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