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前年的冬天,办公室的一位年龄稍大的同事老是咳声叹气。
同事的儿子几年就要大学毕业了,学的是师范专业,年底招聘会上,同事的儿子抓住了机会,成功应聘到省城一所中学教书。
按理说,这也应该是件好事情。如今这世道,找个工作比找个对象难多了,而同事的儿子留在省城,岂不是非常成功?我们都争相这也安慰同事。
同事说,你们哪里知道,我膝下就这一个孩子,等我年龄大了,还指望着他养老呢!他远在省城,有个伤病什么的,我上哪召唤他去,等他来到我跟前,恐怕连临终遗言也留不下。
我想安慰同事,我们不能太自私,阻碍了孩子的前程。后来想想我自己,也有孩子,假如我的孩子也这也选择,我该怎么决断才好,那一刻,我也犹疑了。
我给同事出了个主意,让他不妨这样与儿子说一说。
首先,我们所处的皖北平原有着天下粮仓的美誉,且四季分明,自然灾害几乎很少在这里发生。
其次,这里是地球上自己最熟知的地方,无论出现了任何急事难事,都能找到帮忙的亲戚朋友,很快减轻忧愁。
这也的城市虽然很小,但是,却很安乐,幸福感很强。想想拥挤的大城市,人头攒动,车流如织,竞争压力大,就连空气质量也差,人生不就这么几十年吗,干嘛非要让自己这么累。
同事把我的话原样复述给自己的儿子听。儿子毕业之后,果断地放弃了在省城任教的机会,回到了皖北小城。前不久,同事有了孙子,喊我们去喝喜酒。三杯下肚,同事不胜酒力,跑回去睡觉了,同事的儿子在酒桌上跟我聊天时,说了这也几句话,让我听后,心里火辣辣的,冒出一阵阵热。
同事的儿子提到了大学毕业之后父亲与他的一次谈话。他说,至于父亲当时的谈话内容他早已忘记了,他始终忘不了父亲在跟自己谈话时的那双眼睛,那双眼睛带着浓浓的期盼,让他瞬间知晓,父亲所说的一切都是托辞,其实,那双眼睛早已经背叛了父亲的心,透过父亲的那双眼睛,他第一次读到了不安、孤独,甚至是恐惧。那一刻,他无论如何要回到父亲身边来!
听了我面前这个年轻小伙子的解释,我陡然间对他肃然起敬,他能从父亲的眼神里发掘到父亲期盼的泉眼,这种敏感的捕捉力,一个毛糙的儿子是不具备的,谁说男子都可以不拘小节,也许在别处可以,但是,永远不能在父亲跟前。
普天下的父母皆有梦,他们的梦田里,总需要有个触角灵敏的我们,他们的心里才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