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南明秘史(1)

崇祯十七年(1644 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之后,弘光帝、隆武帝、永历帝三位朱姓皇族先后在长江以南建立小朝廷,延续着明朝的统治。直到1662 年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死于昆明,明朝的统治才算最终结束。这段长达十八年的历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南明史。一部南明史,无疑是由南明诸朝众多忠臣良将的血和泪书写而成的。几乎在整个清朝,官方都十分忌讳公开讨论这段岁月,使得有关南明的历史记载虽然层出不穷,但大多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过,其中有一本书比较特别,就是钱澄之(1612—1693 )的《所知录》。该书记载了从1646 年(隆武元年、顺治三年)到1651 年(永历五年、顺治八年)六年间发生的许多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大多是钱澄之本人所亲见亲闻。而钱澄之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要纠正当时大量的有关南明史的“伪说”。

钱澄之,安徽桐城人,在当时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他一生交游广阔,友人众多。但论声望或著述,自然不如前辈钱谦益、龚鼎孳等;即使与友人陈子龙、方以智、黄宗羲、金堡等相比,也有所逊色。可是他作为一介书生,在南明弘光朝覆灭之后,身涉闽、粤艰险之地,积极从事抗清复明。后参加科考,为永历朝的进士,随后担任翰林院庶吉士,参与起草诏书,也算得上是永历朝的重要文臣。1651 年孔有德攻占桂林后,他一度出家为僧。晚年穷困潦倒,游历四方,勉力保存遗民气节。其耿介孤直,后辈大儒朱彝尊、方苞等,也都向他致敬。因为钱澄之曾亲身参与不少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写作《所知录》的态度也十分严谨,所以《所知录》的史料价值很高,是当时众多野史笔记中的佼佼者,被认为是记载隆武、永历两朝的最直接资料。大儒黄宗羲读到《所知录》,称赞此书“考信不诬”。在整个清代,这部书不断地被士大夫在私下传抄,使得我们到今天还可以看到数十种文字大同小异的抄本。而自从晚清以来,南明史成为中国史学界的显学,《所知录》也就水涨船高,获得众多史家的关注。但大家关注的多半仍是这部书的史学价值,很少有人注意到,作为一部史书,《所知录》的体例与通常的史书有着很大的区别。钱澄之在《所知录》中记载历史事件的时候,往往会用他本人所写的诗歌,或重新叙述历史事件,或补充历史细节,或发表意见,或抒发感情,不一而足,其总数达七十三首之多。在中国的历史书写传统中,像《所知录》这样将诗歌书写与历史书写并置的体例是非常特殊的。如果仔细阅读此书,就会发现,对于很多历史事件,这些诗歌有时确实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认识。比如隆武帝与当时浙江鲁监国的关系就是其中一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