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人如何看《甘地传》?2

●印巴分裂的责任,在印方还是巴方?

甘地带头在国大党鼓吹使用印度语、搞去英国化,从而令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失去沟通的桥梁,在真纳等人看来,这才是印巴分裂的主因,也是他在1920 年退出国大党的主因。真纳曾提出著名的“真纳十四点”,希望印巴成为一个联邦,可是被双方激进派系否决,他维持统一的努力,在《甘地传》完全见不到。巴基斯坦独立后,虽然长期出现军人独裁政府,但真纳的理念其实和甘地一样,都是以非暴力为基础的,他对民主议会的投入,似乎亦远超甘地,因此他得到不少印度人的衷心尊敬,其中包括让人意想不到的民族主义政党人民党的领袖、曾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

巴基斯坦建国后不久,真纳就因肺结核兼肺癌并发症病逝,巴国不能继承真纳的遗产,诚属不幸,但印度何尝能继承甘地真正的遗产?时至今日,真纳的象征意义已超越巴基斯坦本土的地理局限,成了穆斯林世界一尊能和现代民主制度调和的宗教偶像,他在巴基斯坦的超然地位,更胜甘地在印度的地位。毕竟,任何巴国党派都会挂真纳像,但印度潜意识“去甘地化”的政客却为数不少。假如《甘地传》在9·11 后重拍,在讲求政治正确的今天,把这样的国父级历史人物丑化,仍能成为“经典”,是不可想象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暴力因子

《甘地传》强调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侧重其理性色彩,例如不断讲述甘地劝说印度教徒不要以牙还牙,在谈及其理论基础时,主要集中于公民抗命这个概念的关系,却忽略了这一理论的其他神秘色彩。例如甘地提倡以素食来落实非暴力,是因为他认为英国人的侵略性都是食肉得来的,这样的“推论”,和将同性恋归咎英国殖民主义的津巴布韦独裁总统穆加贝一模一样(参见《翻译风波》)。

英王乔治五世访问印度期间,甘地号召人民不理会、不反抗,大概是印度不合作运动最风光的其中一页了。问题是,甘地的非暴力运动,同时由两个不同概念组成,他不断强调要“主动出击”以弘扬“非暴力”,而不是坐以待毙的、懦弱的被动式抗议。但这两个纲领的并存,在现实世界是矛盾重重的。甘地鼓动群众挑战英国殖民政府权威,基本上是典型的左翼社运手法。正如其他殖民体系的社运,主动出击往往伴随着当局的镇压,即使活动发起者劝吁支持者冷静、理性,都总会得到敌我双方的暴力响应;就是被压逼的一方毫不使用暴力,任由当局武力镇压,过程还是会大量流血。只要起事一方群龙无首,或被政府拘捕主要领袖,像1942 年甘地搞电影讲述的“退出印度运动”一样,肯定死伤枕藉。毕竟非暴力、不抵抗运动的知识产权并非属于甘地一人,哈佛大学教授夏普就出版了《政治策略家甘地》(Gandhi as a Political Strategist )、《非暴力运动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Nonviolent Action )等书,讲述历史上的同类非暴力不抵抗案例,由美国独立战争到非洲黑奴都出现过不少,它们最后大都不是独立存在,反而与战争或暴力并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