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再做大人物(3)

以身服人

西南联大堪称中国当时的顶级学府,所有的人都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读书。梅贻琦手里不设任何特权,要想进入西南联大,一切都靠成绩说了算。西南联大创办了一个附中,教学质量很高,很多人都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去读书。当时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女儿报考了联大附中,却没有考上。龙云很生气,因为联大创立时他给了很多帮助,现在自己的女儿报考联大附中反倒没被录取,于是便要派秘书长去梅贻琦那里要一个入学名额。秘书长犹豫半天都没去,龙云问他怎么还不去办,秘书长告诉龙云,梅校长的女儿也报考了联大附中,同样没被录龋龙云立刻消了气,对梅贻琦肃然起敬。

教育精神

梅贻琦一生留下有关教育的著述不多,他曾在1941年的《清华学报》发表了《大学一解》一文。对比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梅贻琦认为中国的大学制度从西方移植而来,要吸取西方大学中学术自由与民主思想等精髓。然而中国《大学》也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梅贻琦同时提倡大学应具备“新民”之特征,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朝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面发展。

1945年,西南联大在“敬告全国同胞”书中这样写道:“联大的师生生活在艰苦的日子里,贫困笼罩着一切,营养的不良,衣衫的褴褛,书籍仪器研究工具以及居屋都是奇特的困难、缺乏、憔悴、衰颓、死亡,世局国难的苦闷,社会的辛酸,种种人间的不幸,不断地连续地打击在他们身上,而他们依旧坚贞不易,在继续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工作——真理的追求。”

梅之高韵,绵绵无绝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结束了战火中的教育使命,三所大学的师生也各自返回北平与天津。梅贻琦回到北平,继续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为清华大学复校做准备。然而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无心教育,梅贻琦的复校大计没有顺利实行。

1948年底,梅贻琦离开北平,由香港转道巴黎,后前往美国,保管清华在美基金。台湾当局曾经要动用清华基金,但梅贻琦坚持清华基金必须用于教育事业。1954年与1955年,梅贻琦两次赴台,用清华基金在台湾筹办了清华原子能研究所,并选定新竹为校址。梅贻琦后来出任台湾教育部长,并兼任原子能委员会主任。1959年,因工作繁重而染病的梅贻琦,依旧在家中坚持处理清华研究所的校务。1961年,在台湾原子炉完工时,梅贻琦于病床上象征性地按钮启动原子炉。1962年5月,73岁梅贻琦因病离世。

1965年,台湾清华大学于新竹正式成立,梅贻琦被安葬在校园内。学校为梅贻琦修建了一所墓园,取名为“梅园”,服务于清华大学近50年,梅贻琦在自己亲自选定的校址拥有了永恒的归宿。每年都有清华校友到梅园悼念梅贻琦,曾经有清华校友说:“无论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清华人落脚,就必然有集会来悼念他、颂扬他,他是永远活在清华人的心中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