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凯旋(2)

前一天晚上,老爸就从纽约飞到了亚特兰大,在机场的军队接待站休息一夜,就坐早上的第一班大巴赶到了基地。其实我本对老爸是否能来参加毕业典礼并不抱很大的希望,也觉得无所谓,毕竟在中国,孩子的毕业典礼很少会邀请家长出席。再者老爸最近刚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美甲店,不送外卖的时候还要兼顾店里生意,着实有些忙不过来。

尽管如此,但他还是请了一天假特意赶来参加,也许在他眼里,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需要见证。

上午9点,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我们同期的240人身着正装礼服,排列成方阵,接受基地最高指挥官的祝贺与鼓励。然而令我意外的是,这场“意义重大”的典礼前前后后准备了那么久,七八百人参与其中,居然只花了5分钟就神奇般的结束了。要知道我可是抱着至少得听1个小时演讲稿的心态去的。

之后4年,类似的重要典礼如驻扎阿富汗的战前动员、撤离回来后的欢迎仪式,要说都很重要,但最长的也从未超过10分钟。这就是美军的一个传统,再重要的集会,必须将时间严格控制在5~10分钟之内,即使是总统莅临发言,也要尽量遵照这个时间点。特别是我们从阿富汗回来后,负责欢迎的将军只是简短说了几句话,大意为“欢迎回家,感谢你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下面你们可以和亲人团聚了”。因为他们很清楚,我们抛家舍业、冒着生命危险在那里待了一年,回来后最想见到的一定是自己家人,而不是这些当官的。

典礼结束后,我又向老爸大概汇报了一下这10周来的经历和感悟,他听后也颇为感慨,觉得儿子终于长大了,于是趁着还有时间,非要带我去基地旁的小镇吃上顿“团圆饭”。可惜我俩没能赶上饭点,只好找了家汉堡店,“海撮”一顿后,老爸就回亚特兰大赶那趟下午4点多的飞机去了。

回到营房,我们训练前上交的个人物品都已经发回手中。虽然下一阶段的分流还要持续几天,但每一个人都在忙着相互慰问、告别。我也借此机会,用手机拍下了每一个人。我们的关系注定只是相互间人生中的过客,远远算不上什么战友情谊,但我还是衷心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平平安安地活下去,不要死在战场上。

两天后,我的下阶段的学习任务分配了下来。同期的240人中,还有4个人和我专业一样,都是金融管理。再加上另外几个文职专业的人,我们被一辆大巴拉着驶离了本宁堡陆军训练基地,前往我新兵训练的第四站——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市的杰克逊堡陆军基地。在那里,我们将系统学习军队金融管理的相关课程。只有这个课程合格毕业了,我才算是真正成为一名符合职业需求的军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