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文静而寡言的菜穗子当场就说:“这不公平,我们也选择了《纽约时报》,应当让《纽约时报》确定谁去实习。也许他们对其他国家的记者更感兴趣。”
欧卡也不干了,她每到一地自我介绍时,总把她工作的挪威《晚邮报》(Aftenposten)称为“挪威的《纽约时报》”。她是《晚邮报》杰出的特写记者,是很自信的。
与考妮一路去洛杉矶,我也问她:“不能把大家的名字都报上去,让《纽约时报》来选择吗?这样公平些。”
可来不及了。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纽约时报》这回对澳大利亚和南非记者并不感兴趣。于是,考妮的希望落空了。
只有联邦德国记者约瑟夫一声不吭。他是科技记者,主要采访科学哲学和航天技术领域。他服务的《P.M》月刊是欧洲最大的科普杂志,用5种文字出版。约瑟夫也要求去《纽约时报》实习,考妮完全不予考虑。她让约瑟夫到华盛顿一家科普杂志去实习。
到了华盛顿,约瑟夫才悄悄告诉我,《纽约时报》已同意他去该报科学部实习了。
原来,他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中等报纸实习时,用报社办公室的电话直接给《纽约时报》打了三天长途,从总编辑找到秘书,又从秘书找回总编辑,直至对方最终同意他去实习。
他终于成功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德国人!
约瑟夫讲了一个故事:有个雄心勃勃的年轻女子从大学毕业后,到《纽约时报》编辑部求职,对方的回答是:我们只缺一个勤杂工。她便当了勤杂工。半年后,她发表了一篇小稿子。一年后,她终于成了《纽约时报》记者。
约瑟夫的结论是: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人家是最好的报纸!
多次请辞的新任总编辑
或许约瑟夫也是幸运,因为他遇到的《纽约时报》总编辑正是上任还不到一年的马克斯·富兰克尔。据说他性格随和待人友善,与他那颇好冲动的前任阿贝·罗斯索恰恰相反。
我在亚特兰大,在华盛顿,都听人们谈论过这个《纽约时报》的新老总富兰克尔,到纽约以后就听得更多了。《纽约时报》前总编辑罗斯索被公认为美国最有才华和创造性的总编辑,曾经主持《纽约时报》的编务达17年之久。所以当他65岁退休时,其继任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目标。由于《纽约时报》显赫的地位,又由于这家报纸的发行人完全实行编辑部“总编辑负责制”,所以还有人比喻说,《纽约时报》总编辑人选对于美国新闻界来说,简直像梵蒂冈教皇的人选对于教民那样重要!
这种说法当然不免过甚其词。不过富兰克尔确实由于1986年11月出任总编辑,而成了美国新闻界最重要新闻人物之一。说起来,他本人的故事以及与他相关的《纽约时报》“内部消息”还是很有些意思的。
与罗斯索的穷苦出身有些相似,富兰克尔是在纽约的德国犹太人难民区里长大了。他1930年出生于德国,家庭毁于纳粹的迫害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他的父亲被苏联红军送到西伯利亚,而小富兰克尔和母亲设法来到美国纽约安身。从一开始,小富兰克尔就恨自己那种让人看成“外来人”的处境。他拼命克服自己英语发音中的德语口音,并下决心有朝一日要离开这个难民区。
战争结束后,小富兰克尔的父亲回到家中,在哈莱姆区开了一家干果店。可小富兰克尔仍在学校受到歧视。学生们轮番偷他的铅笔和钱。当他忍不住向校长告状以后 ,孩子们就串通起来,在校外痛打了他一顿。最后母亲只能让他编造假住址,去上另一地区的学校。
小富兰克尔在曼哈顿的音乐美术学校上高中时,老师认为他有唱歌剧的天才,但小富兰克尔不愿意投身艺术。他说:“如果我不能成为最好的歌唱家,就不能干这一行。”从那时起,他暗暗决定将来当一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