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4)

报纸的职责是为读者、为公众服务,而不是为报纸老板的私利服务。

为报道真相,报纸应准备在必要时为公众利益牺牲报纸自身的物质利益。

本报不会与任何特殊利益集团结盟,它对于公共事务和公务人员的见解将是公正、自由和有益的。

这是《华盛顿邮报》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从那时至1986年底,《华盛顿邮报》在新闻和经营方面已获得1 100枚各种不同的奖章,其中包括18次普利策奖,还有286次白宫新闻摄影奖和312次华盛顿—巴尔的摩报纸协会奖。

1933~1943年,迈耶在接手后最初10年使《华盛顿邮报》的社论版独具光彩。他雇用最好的社论作家,包括一些自由主义者,给他们以写作的充分自由。虽然《华盛顿邮报》当时在报道方面相当薄弱,但杰出的社论版使它获得了“明智,有人情味,开明”的声誉。这期间,《华盛顿邮报》的发行量增长了3倍,达16.2万份,广告也从400万行猛增到1 200万行。

1946年。迈耶被杜鲁门总统聘任为美国建设发展国际银行的第一任总裁。从此,他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作为副发行人,开始接管报纸。

1953年。《华盛顿邮报》发表关于麦卡锡主义的全面报道,对后者提出明显挑战。这些报道促进了后来导致麦卡锡主义走向末日的“陆军—麦卡锡意见听取会”召开。

1954年。《华盛顿邮报》购买了它在华盛顿的最后一家晨报对手——《华盛顿时代先驱报》(Washington Times-Herald)。从此,《华盛顿邮报》的发行量在一夜之间升到38万份,它占领了华盛顿晨报市场。这是极其重要的。虽然《华盛顿邮报》仍主要是一家地方报纸,但它位于华盛顿,而华盛顿是美国政治的中心。所以到1954年,《华盛顿邮报》就已经是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和驻华盛顿记者的“必读报”了。

1959年。迈耶去世,菲利普·格雷厄姆成为《华盛顿邮报》总裁和发行人。

1961年。格雷厄姆为邮报公司买下了《新闻周刊》。此后,他以重金聘请美国最著名的政论家和新闻记者李普曼为《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撰写专栏文章。李普曼在美国的崇高威望和他极其精彩的专栏使《华盛顿邮报》愈加令人瞩目。

1962年。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特稿社成立,专发在两报刊登的专栏、通讯和特稿。如今,该社共有国内外职员500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特稿社之一。

1963年。菲利普·格雷厄姆去世,其妻凯瑟琳·格雷厄姆成为邮报公司总裁。

1970年。《华盛顿邮报》发行量突破50万大关,并取得了美国最有影响的自由派知识界报纸的地位。邮报公司始向华尔街股票市场出售股票,从此结束了它作为家族报纸的历史。当年6月18日,《华盛顿邮报》继《纽约时报》之后,发表“五角大楼秘密报告”,揭示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有关秘密情报。6月30日,美国最高法庭裁决报纸有权发表该报告。这是《华盛顿邮报》在“水门事件”前取得的最大胜利。

1972~1973年。《华盛顿邮报》进行了最终导致尼克松辞职的“水门事件”报道,并因此获得1973年普利策公共服务金奖。这使《华盛顿邮报》的威望空前提高,享誉世界。

1979年。凯瑟琳之子唐纳德·格雷厄姆成为《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凯瑟琳仍任邮报公司董事会主席。

1983年。《华盛顿邮报》出版全国版周刊,向外地读者集中提供每周《华盛顿邮报》的政治、经济及外交新闻。

1987年。我访问《华盛顿邮报》时,这家报纸在美国有6家记者站,在海外有21家记者站。其平日刊发行量已近80万份,星期天刊逾110万份,居美国大报发行量的前列。就一家报纸的威望和影响而言,《华盛顿邮报》虽还不及《纽约时报》,但它却是仅次于《纽约时报》,并且几乎是唯一可以在某些领域(比如政治新闻领域)与《纽约时报》一争高低的报纸。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一家位于经济、文化、金融中心纽约,一家位于政治中心华盛顿;一家以深刻严肃著称,一家以生动尖锐见长,被人们公认为可以控制和影响美国舆论的两大报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