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3)

《华盛顿邮报》的处境是从1973年1月开始改善的。当时,伍德哈德用一篇报道证实了水门闯入者与白宫顾问亨特确有实质性联系。在此前后,《纽约时报》等一系列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也派记者投入这一报道。

事情又从另一方面获得了进展:1973年1月,法官开始对“水门事件”进行审讯。2月,调查总统竞选活动的“参院调查委员会”开始听取证词。3月,水门闯入者麦科德给最高法官写信,坦白他与其他被告是在压力下拒绝认罪并保持沉默的,承认在受审时犯了伪证罪。他还说有上层人物卷入此案。

麦科德的信件见诸报端,表明白宫操纵“水门事件”已得到证实。在美国公众中,这一利用总统权力践踏民主的特大政治丑闻引起了巨大震动。正在召开的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决定授予《华盛顿邮报》1973年公众服务金奖。

新闻界继续加强压力,调查继续进行。到1974年7月24日,尼克松终于被迫交出了在他办公室谈话的64盘秘密录音带。7月底,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弹劾总统的三条罪状:(在“水门事件”中)妨碍司法程序罪,滥用职权罪,以及因不肯交出录音带所犯的蔑视国会罪。

尼克松只能选择辞职。1974年8月9日,当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辞职的消息正式公布时,《华盛顿邮报》使用了将近两英寸半的特大字号(168点)的通栏标题。

在《华盛顿邮报》历史上,这样巨大的通栏题仅在1953年3月5日使用过一次,那题目是:《斯大林死了》。

被若干专著研究过的报纸

到华盛顿的第三天,我参加了《华盛顿邮报》为我们一行举行的午餐会。

跨入坐落在第15街1150号的那座7层大楼,我不禁生出几分感慨:就是这里,这座外观并不特别,大厅也并不豪华气派的大楼,编辑出版着每天清晨必然摆在美国每一个国会议员、每一个政府职员早餐桌上的《华盛顿邮报》,这家先后18次获得普利策奖,曾有美国新闻界泰斗李普曼担任专栏作家,曾因全面披露“水门事件”而深刻影响美国当代政治史的报纸!

在美国,就像总统的身世和政府的活动是公开的一样,报纸的一切也是公开的。像《华盛顿邮报》这种名牌大报的内幕,本身就是研究者和作家们笔下屡写屡新的题材。仅据我所知,关于《华盛顿邮报》的专著就有七八本,本本不下30万字。

我访问期间,恰逢该报110年社庆前夕。我觉得,从总经理狄克逊先生处获得的那份打印的《华盛顿邮报》110年大事记,更简洁地勾勒出这家报纸的过去和今天。据此,兼引其他,读者可以知晓这家报纸的概况:

1877年。具有独立见解的民主党人史蒂森·赫金斯于12月6日星期四出版《华盛顿邮报》创刊号。当时的报纸为对开4版,零售价3美分,发行量1万份。

1889年。赫金斯将报纸卖给哈顿和威尔肯斯,这二人分别是当时的共和党参议员和前民主党众议员。

1905~1916年。《西西那提简讯报》老板麦克利思买下《华盛顿邮报》。他使《华盛顿邮报》的发行量及广告大大增加,利润甚丰。但他过于忠于民主党,使新闻有明显的党派色彩,削弱了报纸的信誉和影响。

1916~1933年。麦克利思死后,他的儿子爱德华成为报纸发行人。爱德华是当时的共和党总统哈定的好朋友。他又把报纸办成了共和党人的工具。这时期,报纸发行量逐步下降,广告大减。报纸走向破产。

1933年。《华盛顿邮报》被公开拍卖。加利福尼亚出生的金融家尤吉恩·迈耶以82.5万美元买下了这家报纸。迈耶没有办报经验,可他对于办报有很明确的原则,他公然宣布:

报纸的第一使命是说明真相,说明经过调查证实的全部真相。

因此,本报将尽量告诉全体人民有关美国与世界的重要事件的真相。

作为新闻传播者,本报将遵循一名绅士理应遵循的社会礼仪。

本报的内容需雅俗共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