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新闻人的向往
1987年9月8日,我们的汽车在瓢泼大雨中驶入美国首都华盛顿。当时雨雾迷茫,景物莫辨。我们之中唯一曾来过这里的埃及记者穆罕默德俯在车窗上看啊,看啊,突然大喊起来:“快看那座纪念碑,那就是华盛顿纪念碑!”
我们顺着他的手看过去,一座肃穆的方尖碑在远处黑灰色的树林丛中若隐若现。“纪念碑!华盛顿!”大家于是又笑又嚷,兴奋不已。
我意识到,自己对美国报业的这次采访,在记下了几百页笔记,搜集了两大箱资料之后,开始进入其核心部分了。
永远的话题
到华盛顿,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华盛顿邮报》;而想到《华盛顿邮报》,又很自然地想起著名的“水门事件”报道。我在美国一路采访,这次报道是报人们屡屡提及的重要话题。虽已事隔十多年,仍然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或许历史就是由偶然组成的,因为导致中国人最熟悉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辞职的那起“水门事件”,就是由一起局部事件偶然引发的:1972年6月17日凌晨,5个“窃贼”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饭店的美国民主党总部,企图把窃听器装在电话上,结果被发现了。当天,他们全部被捕。
这一年是美国大选年。在两党竞选正酣时发生这样的事件,当然是条有趣的新闻。可在当时,人们很难立即意识到它与白宫有什么直接关系。《纽约时报》只是把这一消息登在次日A组新闻第30版。《华盛顿邮报》依靠其在都市警察局的记者获知了一些重要细节,马上派出8名记者进行采访。次日,该报星期天刊以头版左上角的突出位置刊登了一条详细报道,指出水门闯入者之一麦科德是前中央情报局人员。“水门事件”报道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当时,所有报纸最好的政治记者都去采访写竞选报道了。《华盛顿邮报》起初派都市部的新手伍德哈德采访“水门事件”,后来又让另一个青年记者伯恩斯坦与他合作。他们过去都没机会采写大新闻,在白宫和其他政府机构也没有自己的消息提供者。可他们的出色才干和《华盛顿邮报》那种带有某种压力的竞争气氛却使他们能坚持不懈地把调查进行下去。
整个“水门事件”报道不是像一篇长篇调查报道那样一下子推出来的,它是个一面调查、一面逐步披露真相的过程。说起来,每一步都很艰难甚至有些惊险,然后才把报道推进一步。而报纸的高层编辑们一直在亲自指挥这场战役。
那年6月19日,伍德哈德得知,一名水门闯入者身上有一张白宫顾问亨特开出的小额支票,其电话本上又写着亨特的电话。伍德哈德千方百计想查明闯入者是否与亨特有直接联系。那天快下班时,他索性拨通了白宫亨特办公室的电话。亨特接的电话。伍德哈德竭力保持平静,问道:为什么“水门事件”嫌疑犯的电话本上有你的电话?亨特的第一个反应是:“啊呀!”接着表示“无可奉告”。但这就够了。伍德哈德又设法进行了一些核对,次日,他的报道见报了,题目是:《白宫顾问亨特与嫌疑犯有联系》。
到了7月下旬,伯恩斯坦获悉,水门闯入者之一巴克曾在迈阿密向尼克松设在中西部的“争取总统再次当选竞选委员会”打过15次电话。他赶到迈阿密,从司法署看到了巴克的银行账目,其中有一张由一个名叫达尔伯格的人所开的25 000美元的支票。当天晚上,他通过当地警察了解到支票所属银行一个职员的电话,又通过该职员用电话找到银行经理。从银行经理处,他终于得知达尔伯格正是“竞选委员会”的人。于是,他又通知在华盛顿的伍德哈德打电话询问达尔伯格。达尔伯格顿时惊得张口结舌。几分钟以后,他才回电话说,他曾从尼克松中西部竞选经费中提出了那25 000美元,支票交给了掌握该经费的某人。这篇报道刊登在8月1日的《华盛顿邮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