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人类的良知(2)

托尔斯泰的成就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方面。19世纪晚期,他以大量见解独到、针砭时弊、对国际政治走向及民众宗教信仰产生深远影响的论著,跻身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社会改革家、宗教思想家之列。托尔斯泰早年放浪形骸、生活不够检点,读过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后,他开始奉行简约主义,食只求裹腹、衣仅能蔽体,坚信苦行才是灵魂自我救赎的正途。强烈的道德自完意识,以及与时代脉紧密契合的民本思想,使托尔斯泰成为专制暴政的天然敌人。他是米哈伊尔·巴枯宁、彼得·克鲁泡特金等俄国著名无政府主义者的忠实拥趸,崇尚建立在自然法则之上的契约化社会。彻底的反强权思维不仅让他站到了政府的对立面,更使他与教会分庭抗礼、长年交恶,直至1891年被东正教主教公会驱逐出教。人格太过高大,以致不见容于铁腕治国的当局;信仰太过虔诚,容不得教会亵渎上帝的圣光: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悲剧。

托尔斯泰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改良实践主要表现在:他信奉美国政治经济学家亨利·乔治创立的地理主义学说,视国家资源为少数人垄断为恶之渊薮,长期致力于农奴解放与启蒙教育运动。他在法国无政府主义者彼埃尔-约瑟夫·普鲁东的影响下在雅斯纳雅·波良纳开办农奴子弟脱盲学校13所,亲自捉刀编写《识字课本》,为社会文明尚处于蒙昧阶段、国民素质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天壤之别的俄罗斯带来了一缕黎明的曙光。

托尔斯泰与中国、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颇有渊源。八国联军侵华,托尔斯泰坚定地站在中国人民一边,指称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是戕害中华民族的刽子手。托尔斯泰仰慕中华文明,孔子、老子的经典著述是他案头常备的读物,他在有生之年与中国西学大师辜鸿铭先生有过多次书信往还,探讨学术问题、了解中国现状。至于他和印度的关系,他的“勿以暴力抗恶”信条直接为圣雄甘地所利用,缔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为印度这个文明古国赋予新的生命,不世之功,早已证诸青史。

巴维尔·巴辛斯基所著《列夫·托尔斯泰大传》撷取托尔斯泰晚年生活片断,落墨重点放在托尔斯泰的晚期创作活动上,援引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性材料,展现托尔斯泰与家庭的关系特别是他与妻子索菲亚的矛盾、托尔斯泰与皇室和教会的龃龉摩擦。读完此书,我们对一代文豪走上天涯不归路、落拓江湖寂然殒落的命运,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9世纪后半叶的俄罗斯有两个沙皇:一个是顶着皇冠的亚历山大三世,另一个是顶着良知的托尔斯泰。传记作者巴维尔·巴辛斯基所下的定语,道出了列夫·托尔斯泰生前的荣光。

何守源

2016年6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