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嘟》 清明未解之谜(1)

中国周代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比较混乱的。战国就不用说了,打得乱成一片,春秋时期当时就是争霸,有春秋五霸。当时有很多贵族家族之间都会有争斗,我们从清明说起。

清明由来

清明怎么来的呢?相传晋献公最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想让其继位,然后就把长子杀了。另外一个儿子叫重耳,为什么叫重耳?因为有两个耳垂。重耳有点儿担惊受怕,于是跑了。跑的过程中,人困马乏,就昏厥过去了。他有一个家臣叫介子推,对他忠心耿耿,介子推找到一个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他熬了汤,把他给救活了。重耳说:“将来我如果能成为王,一定要报答我底下的人。”果不其然,后来重耳就继位了,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继位后,犒赏了很多人,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忘得浑然不觉。介子推便离开晋文公,自己到深山里修行去了。那座山叫绵山。

后来晋文公在别人的提示下,忽然想到此事,又想到自己过去说过的话,君子言而有信嘛。所以到处寻找,最后在绵山中找到了介子推,希望他出来继续做自己的臣子。但此时介子推不愿意再为官,就带着老娘住在山里,悄没声地生存着。

晋文公使了一个狠招——放火烧山,希望把他逼出来。结果,介子推最后也没有出来,抱树而死。这就是清明节的最初来历。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将这一天作为寒食节。古人认为要纪念逝去的人,祭奠他们,这一天是不能动火的,所以叫寒食节。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吃凉东西。这一天距冬至一百零五天,所以这一天在历史上多有记载。比如杜甫就有这样的诗,叫《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这是杜甫一首不太知名的小诗,他说的是寒食节时,自己看着月亮的一种内心感受。

清明节是冬至算起一百零八天,跟寒食节几乎紧挨着,就差三天。两个节日文化内容比较相近。我们知道清明是大家扫墓的日子,祭奠先人。寒食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祭奠先人,这两个节日前后就差三天,所以古人就当两个节日过。今天还真想不起来,有哪个节日能跟得这么紧,有时赶巧了,比如端午节和五一,没准儿能够接上点儿,赶上一天是不大可能的。

寒食节和清明节前后就差三天,这三天衔接起来,有时就跟过一个节日似的。由于时间是固定的,就差三天,文化内容又有关联,寒食禁火祭祀,清明取新火踏青,也是祭奠先人。在唐朝之前,这两个节日分得非常清楚,大家过完寒食节,跟着就过清明节。宋代以后渐渐地就混为一个节日了,演变成现在的清明节。

今天的清明是法定的假日,当然我们也希望,如果说唐朝的风俗保留到今天,寒食节也放一天假,中间再隔三天,清明节又放一天,那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咱每年能多放一天假。可惜宋代以后这两个节日就二合一了。以后由于清明节是启新的节日,预示着春天来了,所以清明节在文化中,就占一个优势,寒食节就慢慢淡化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