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以自由之身飞向天国(2)

应当说年事已高的贾母心灵是十分孤独的,虽然白日里儿孙绕膝,她似乎享受了应该享受的天伦之乐,夜间却每每有一股浸骨浃髓的孤凄之感萦绕年迈的心头;她不能每天都像李白所追求的那样——秉烛夜游,在所剩的时间里,难耐的孤零会像老鼠一样啃啮着她的心,这对于像贾母这样的老人来讲无疑是十分残酷的。这时,在摇曳的烛光里,她会发现鸳鸯俏丽的身影,那双大大的天真的眼睛正在含笑地望着她老人家,那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在无声无息的交流中,大概老太太心中会升起一股暖意吧,于是一股温馨便甜蜜地在心中泛起,立刻消融了老太太的孤寂。贾母怎能不把鸳鸯另眼相看呢。

主仆的心就这样无声地靠近了。鸳鸯不仅成了贾母出行的拐杖,也成了能够慰藉心灵的亲人。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贾母最后的岁月里,鸳鸯给予她的温情和安慰要比子孙们多得多。贾母爱护鸳鸯,自然是由于她生活中需要鸳鸯,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主仆二人长期相处,产生了一种超乎等级界限的感情,那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感情,虽不能说心心相印,却也难解难分。因此,鸳鸯对贾母的侍奉才越来越尽心尽力;贾母对鸳鸯的依赖也越来越深。鸳鸯忠心报主,贾母回护仆人。这是合乎世间人情道理的。

有人或许会说,由于阶级的不同,贾母和鸳鸯的彼此关系不会存在什么真诚的感情,她们二人不过彼此互相利用而已,因为阶级的分野,她们的思想不会相通。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此论却忽视了她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她们的特殊关系。特殊性往往会把一切排除掉,按照自己的路径去发展,有时会出现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结果,鸳鸯与贾母的关系似应以此种观点视之,才可近乎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

贾府上上下下,对于她们主仆这种特殊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人们顺应这种关系,也尊重这种关系,所以大家也开始尊重鸳鸯。连凤辣子见着鸳鸯都得退避三舍呢,何况他人!人们都心知肚明,实质上人们尊重鸳鸯乃是尊重贾母,否则一个“家生女儿”,比一般奴婢还要矮三分,尊重她确实是缺乏理由的了。

聪明的鸳鸯充分地利用了这个特殊的身份,在贾府的角角落落,挺直身腰,昂然走过。人们都像对待贾母一样,对她投去艳羡的目光。但鸳鸯没有因为得宠于贾母,而把自己的脑袋弄得发昏,找不着北,她仍然惜老怜贫、尊长爱幼,尤其对弱者屡屡投去关切的目光。她的目光往往像春光一样,把人们心中疑虑的坚冰化掉。如对司棋和潘又安的私自在园中相会,她便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如此,她反倒真诚地自责起来,似乎司棋和潘又安事情的发生,倒是自己的过失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