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晚会的诞生(1)

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今天人气很旺,成了年年必办的重头戏。时常有人问我:当初央视为什么办“春晚”?是哪一年开始办的?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由于时光流失、人事变迁,今天能够明白作答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作为重要当事人,出于对历史的责任感,有必要把它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办春节晚会,是在1979年。她的特殊政治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12月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十年“文革”的终结。

三中全会刚结束一个月,迎来了“羊”年春节。以往每年春节,人民大会堂有联欢活动,中央电视台只负责转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台领导和我们编导人员意识到,央视应该自己办一台春节文艺晚会,而且要有新的形式,新的特点,能够激荡起民心民意,为改革大潮推波助澜。我很幸运,台领导指定我和杨洁担任这台晚会的导演。

领受任务后,我们很兴奋,也深感责任重大。一致认为,这次晚会所要表述的主题,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获得新生的幸福与炽热的情感。

晚会上,最成功的节目大概要数《祝酒歌》了。这首歌是由施光南作曲、韩伟作词、李光羲演唱的。当李光羲举起酒杯,向在座嘉宾一一祝酒,引吭高唱的那一刻,立即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很快通过荧屏唱遍了全国。那一段时间,酒的销路大概也格外的好。

在艺术结构的处理上,为了拉近观众与演员的距离,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种“茶座式”的演出方式。它来源于我在“文革”前的编导经验。60年代前期,王扶林和我执导过一台“笑的晚会”,采取的就是这种“茶座式”,当时的效果不错,我认为很适合用在气氛欢乐浓烈的春节晚会。我们还研究设定,让人们久违的交谊舞在现场亮相,做为整台晚会节目的串场,可能使人耳目一新。但是,广播事业局有位领导却不同意这个做法,他认为交谊舞显得太“那个”了。他的所谓“那个”是个模糊概念,但过来人全都能懂:那就是太浪漫、资产阶级味道、男女接触太密切、导向不好等等,大概就是这些意思的部分综合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