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2)

这段时间,我的“间谍”才能得到了锻炼。当时电话不方便,约会需要提前口头约定,于是,饭堂和操场就成了经常性的接头地点。我们在一个饭堂吃饭,排队买饭,人闹哄哄的,不容易引起注意,我俩就会寻找机会快速地对上一句话,电报一样简洁:几点、某地。有时在操场,对上眼神后,再瞅瞅周围,一见没人注意,便擦身而过,又一句“电报”。一旦“密电码”接受完毕,心里就偷偷乐,直到无人处才敢笑出声。

不过,真的约会时,我们又变得拘谨起来。那时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还很重,见面后,两人虽然满腔激情,表达得却很含蓄,牵个手都很紧张。不像现在的青年,一谈恋爱,就又抱又接吻。当然,古今中外没谁规定过恋爱的操作模式,也定不出最正确的恋爱程序。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如果硬要有个标准,我想可以套用一句现代的词儿:就看你有没有“过电”的感觉。当今社会文化观念变化很快,有报道说,校园里的年轻人已经“懒得恋爱”了。我猜想,他们大概有过了恋爱经历,而且一开始就“电流”过猛,神经被灼伤了,才会变得麻木。我很幸运,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一代人的恋爱方式显得节制些,因此能够“细水长流”,神经也很敏感,每次牵手,我都会被他“电”上一回。

纸包不住火。我们的“间谍”才能毕竟有限,加上人们在这种事情上全都是“火眼金睛”,不到两个月,我们的恋情就被人发现了,为此还引起了一场风波。不过,对恋爱的压抑,大概和阶级压迫差不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在压力面前,我并没有退缩。公开场合我们不敢见面了,秘密约会也暂时减少了次数。但一旦再次约会,双方都会格外珍惜,见面时,“电压”也会增强。

我不是医学或心理专家,说不清楚爱情的生理机制,不知道是不是某些现代医学报告里讲的,爱情是种“病毒”,是某种只能保持一年半左右的特殊情感状态。我想,最有说服力的是事实。当初来自方方面面的干预,并没有让我们的爱情之花凋谢,此后数十年,我们一直相濡以沫,和谐幸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