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二十载潜修战术(1)

在20年的和平时期,隆美尔的军事生涯也趋于平静,勤勤勉勉地教学训练,按部就班地晋升,基本不受德国政局动荡的影响。对于德国和隆美尔本人来说,两次大战间的岁月,是军事改革和实验的良机,在此期间,隆美尔出版了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一片混乱。尽管经历了西线战事最后几个月的绝望与颓唐,隆美尔仍然精神饱满,充满信心。短短几个月参谋部工作,使他充分意识到自己并不喜欢也不适合这样的文案工作。本质上讲,他还是一个渴望并适合率领士兵东征西讨的战士,自然而然地,他迫切希望能够重返团部。

他是一个受命运女神垂青的幸运儿。“一战”后德国军备被迫进行大幅削减,《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军官则不得超过4000人),而隆美尔并不在裁员之列。当然这也得益于他在“一战”时的杰出表现。他高超的一线指挥水准,以及政治嗅觉的迟钝,使他决定继续待在德国国防军,而不像其他许多军官和前军官一样加入了反共产主义的“自由军团”。1918年12月21日,隆美尔上尉奉命回到原部队——第124步兵团,驻扎在万家顿。3个月后,他被调往腓特烈港康斯坦丁湖,指挥第23内卫连。这是一群桀骜不驯的亲共士兵,见到新来的长官,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嘲笑,而且不服从命令。但隆美尔纯粹的个人魅力很快折服了这帮老兵,他们变得服服帖帖。1920年春,隆美尔参与镇压蒙斯特兰和维斯特伐利亚的起义,这似乎是他在两次大战间仅有的一次直接参与的军事行动。1921年1月,隆美尔调到斯图加特第13步兵团任连长,他的原部队已经在德国军队改造过程中被撤销番号。

隆美尔在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对于新的角色,隆美尔并没有显得颓废消沉,而是继续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这份工作,力求能将自己在战争年间积累下来的所用、所想的战术一一传授给士兵们。他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和体能训练,每项活动他都参与其中,和部下同甘共苦。他也清晰地意识到,基层士官是未来的希望,如果德国将来能够重新扩充军备,他们这些士官则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亲历战火,传承了德军的辉煌历史,也将成为未来重建的核心。尽管隆美尔一向对政治不闻不问,但并不妨碍他和这个时代其他所有纯粹的军人们一样认为:德国陆军并没有败在战场上,而是倒在整个同盟国阵营里那些自私政客们充满阴谋味道的“背后一刀”之下。1919年6月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中强加在德国头上的种种不平等条款并没有任何公义可言,推翻这些枷锁只是时间问题。

隆美尔并不是一个古板呆滞,心无旁骛的军官。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来陪伴家人——他的独子,曼弗雷德,出生于1928年圣诞前夕。他还培养了许多别的兴趣爱好,比如滑雪、修理摩托车等。他甚至花时间成立了符腾堡大队战友会,使得老战友们能够联络感情,并给予那些现已转业而生活拮据的战友们经济上的援助。他对战时的经历还念念不忘,1927年他携妻子来到意大利,故地重游,重新感受这个让他声名鹊起的战场,给他带来荣耀与回忆的地方。当地官员看到这名军官带着相机,还对这段他们不愿回顾的历史念念不忘,有些怀疑他的动机,隆美尔不得不离开此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