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德国的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1889~1944)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仍为人熟知的“二战”将领之一。无论是在北非沙漠中站在指挥车上指挥战斗抑或是面对摄影机,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庞、精明的眼神以及坚毅的下巴,总让人觉得眼前的“沙漠之狐”能够轻易地击溃强敌。

照片中的他总是无往不利,指挥着全副武装的机械化部队同步履沉重呆板乏味的敌军作战,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他的胜利得益于精良的装备而非高超的指挥技艺。甚至于他的死因,因卷入刺杀阿道夫·希特勒的爆炸行动,但顾及家人安危,他没有冒着风险参与公审,而是默默选择服毒自尽——一种看似很浪漫的终结,留给世人一个尽忠于元首,在绝望中坚守的敬业的军人形象。

所有的传说都源自真实。无论隆美尔头顶的光环多么耀眼,他的身份首先且始终是一名战士。他的勇敢毋庸置疑,他的“蓝马克斯勋章”正是表彰他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可谓实至名归。从接过指挥枪的那一刻起,他就非常体恤部属,保证他们不会枉死,并带领他们走向胜利,即使当时他们正身处1914~1915年间以绞肉机般恐怖而闻名的西线战场。

隆美尔远超同时代大多数人的能力很快使他脱颖而出。1915年10月,他调入一支山地营,在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北部战斗的这段时间使他有机会完善机动作战这一日后他得以纵横北非的战术。他率领小股快速部队,出其不意地一举突入意大利人后方。该战术对指挥官的要求较高,既有健康的体魄,又能灵活机动地抓住战机。德国此时的指挥系统名为“任务导向指挥系统”(德语:Auftragstaktik),该系统使得指挥官们可以避免内部干扰自由地获得目标信息。隆美尔的成功无疑也离不开该系统的助力。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段岁月,他向军校学员们仔细分析了自己经历过战斗过的每一个战役。尽管缺乏装甲作战的经验,但并不妨碍他将突出机动性和灵活性的作战思想套用其中。

他冲锋在前,以便抓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他大加赞赏“全兵种协同作战”——坦克作为“铁拳”冲锋在前,机械化步兵拱卫侧翼,炮兵负责火力支持、防空以及反坦克任务,工兵来完成战场的清扫。他还清醒地认识到空中优势的重要性。他的作战目标则是快速突进,切断敌军指挥部(大脑)和前线部队(肌肉)之间的联系。

1941~1942年间,在北非这块大兵团机动作战的理想战场上,隆美尔的这些战术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隆美尔多次攻击英军后方防御阵地,切断其与前线部队之间的联系,1942年5、6月间的加扎拉战役堪称隆美尔的作战典范。

然而,在北非战场上,他也遭遇了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不可靠的补给线和装备很差的意军盟友。此外,面对谨慎而又精细的蒙哥马利,他的几次冒进最终导致战局失败。蒙哥马利与隆美尔再次对决于1944年的诺曼底,盟军登陆的成功,使得德军无法再继续以隆美尔热衷的这种机动战术进行作战。

总的来说,隆美尔是一名行动如风、思维如电的指挥官,他的强大之处在于他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己方的优势。他时刻准备冒险——事实上,这是他指挥风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成功,则收获甚巨。在失败时,他也会被迫防守,同时备感沮丧。战场是他的一片天地,他更青睐自己能够掌控的战局。然而,天不尽遂人愿。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