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

过了几天,袁保恒回来了。

袁世凯很少见过这位堂叔,只是常听家人讲,堂叔是咸丰元年咸丰元年:1850年。中的进士,官拜翰林院编修,常在袁家二爷袁甲三的身边,替二爷出谋划策。二爷死后,他在北京任户部侍郎,是赫赫有名的京官。同时回来的还有袁保龄。这位堂叔,袁世凯也很少见过,听家人讲,他是举人,做过朝廷的内阁中书,任直隶候补道,即道员候补。据说他很有学问。

两位堂叔在北京时就曾听说过家中出了个不驯的孩子袁世凯,知道堂兄袁保庆有这么一个养子,闹济南、闹扬州、闹南京,闹得惊天动地;他们也都有所闻。袁保庆死在江宁盐法道任所,他们去时,匆忙间也没多和袁世凯详谈,只觉得这孩子外表上很文静,与传说中混江龙般、魔鬼似的那副模样不符。如今,从京城回到家来,他们亲耳听说袁世凯带着一帮子人胡闹的许多故事。两人异常生气,一再对袁保中说:“这样的孩子,需要严加管教,才能成器,若是放任自流,恐怕会颓废、堕落而辱没家门的。”

袁保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唉!是啊。这个孩子生性顽痞,好打、好斗。请来的几个塾师,都被他气走了。他说那些先生都没有什么学问,只有翰林院的师傅才配教他。弟妹觉得这孩子是过继给她的,总是好护短。我就不便太多吵他了。”

袁保恒笑了,说:“那好啊,我们把他带到北京去吧。那里的才子多,我们让他看看,人家为了考试,是怎样吃那难以想象的苦的。”说罢,他着人把袁世凯叫到跟前,说,“慰亭,都说你嫌先生的学问低,教不了你,咱们家能出你这样的人物,真是了不得啊!想当年,二爷和我们爷儿几个中进士、中举人,也没有说过这样大气的话啊!跟我们到北京去吧,到了那里,我们请一流的先生教你。你若是考不中,嘿!那你就别再回项城县了。哪里门头高,你就上哪里去。听明白了吗?”

袁保恒、袁保龄书信

袁世凯的脸,红一阵子,白一阵子。

袁世凯随着袁保恒他们来到了北京,一进京师,便觉得京城到处是飞檐走壁,五脊六兽叫嚣云天,气势逼人。所有的楼房都像群山一样耸立,简直是铺天盖地般压向自己。许久,他仰着脸望着前门高大的城墙和牌楼,才感觉到天仿佛高了许多。

春天的京城,花虽然也开了,但树不是很多,没有家乡村庄的树那样有生机,像病了一般。

随着叮叮当当的马车转了一个又一个弯儿,到处都是方方正正。袁世凯依然能清楚地辨出东西南北,京城的街道贫富有别,不像南京和扬州的街道那样弯弯曲曲。他想,到底是京师。

住下来刚安顿好,袁保龄安排袁世凯见了袁世绳他们,托人请了三位名士,让袁世凯和袁世绳几个一起跟先生读书。匆忙间,袁保恒要到甘肃酒泉,去向左宗棠交差。临走时,他再三嘱咐袁世凯要好好跟先生读书,并亲手赠他一张条幅: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袁世凯郑重其事地接过来,一再保证自己要刻苦勤奋学习,待大比之年,一举考中,为袁家争光。

袁保龄是候补道员,常有时间在家照料,和先生一起管教袁世凯他们。

任教的三位先生都是普通官宦人家难以请到的,因着袁保恒的面子,才来教书。一位是张星炳先生,教写字;一位是周文溥先生,教作诗;一位是颇为严厉的谢廷萱先生,教作八股文。当然,三位先生的酬金也是数得着的高。

平日,袁世凯最喜欢听周文溥先生的课,讨厌张星炳,害怕谢廷萱。

周文溥也颇喜欢袁世凯,让他写一首即景抒情的诗,并让袁世绳他们一起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