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摄制组的一个壮小伙高原反应严重,上吐下泻,要求下撤。坐直升机返回卢卡拉,不到20分钟的飞行,竟花费6 000美元!太奢侈了,而这小伙子也太娇气!
这些年轻人常在公共餐厅大声说话调笑,吃饭时刀叉响动,乱放背包,有人甚至把脚伸到桌上……招致老外的惊愕。王巍几次委婉地提醒甚至警示,也不见明显收效。唉——都是独生子女,都是被惯出来的积年习惯啊。
夏尔巴协作的队长普马扎西很帅气很干练,他已从北坡7次,从南坡12次,共19次登顶珠峰,比夏尔巴前辈阿帕创造的21次只差2次,但今年登山季他肯定会再上两次:一次修路,一次作为攀登队队长。他42岁,至少还可以再干8年,而53岁的阿帕已退休。
普马扎西讲,南坡比北坡相对容易些,尤其冲顶时北坡岩壁长因而耗时长,但南坡更危险。针对我们特担忧的冲顶拥堵问题,他明确说冲顶路线上升1 000米海拔,斜度30°以上,大部分时间不拥堵,即使堵也能绕开;只是在狭窄的希拉里台阶会堵,但我们一般会选择人数相对少的第二窗口期冲顶。
他英文流利、言语简洁、语调沉稳,几句话即让人感觉踏实可靠。
王巍这几天添毛病了。抽冷子总往高处窜,找信号好的地方往家里打电话。在加德满都,阿钢帮他买尼泊尔电信的手机,手机加500分钟通话费才人民币300元,而用国内手机中国电信通话费每分钟17元!500分钟300元像捡了大便宜似的,王巍每次打完电话总特大方地问我打不打。我说平时出差野游几乎不往家里打电话,这次一天打一个老婆会觉得奇怪,会觉得你有啥异常情况——即使不怀疑啥,咱爬的是珠峰,你每天电话会间接让家人感到压力的。这时王静插话:“你哪知道王总是往哪个家打电话呀?”对呀!王总,你有几个家啊?
写一张明信片给自己。
这是我30年的习惯了。从大学时代第一次出游起,每到一个新地方,我都给自己写一张明信片,写上几行感触最鲜明的话……现在大概有1 000多张了。大学时代第一次携手出游,是从重庆顺长江而东下,在三峡夜半的拍岸惊涛中依偎甲板,在黄山天都峰锁上一把矢志不渝的同心锁,在武汉火车站的细雨中吵架和好后同撑一把伞漫步到天黑……都发生在“那一年七月”——
“那么你对七月是个幻觉,
七月对你是个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