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集体目睹了一出精彩的好莱坞电影,充满了悬疑、奇情、政治、谍报,甚至还有精彩床戏:“维基解密”(Wikileaks)一连串戏剧化发展让人目不暇给,甚至连主角阿桑奇的苍白面孔都像是电影中刻意塑造。
维基解密网站是阿桑奇在2006年创立的,一开始创立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关于政府和企业的秘密信息。2010年,他们在网站上公布了关于伊拉克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多达三十九万件的秘密文件,也公开了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外交单位往来的大批情报;关于前面那些资料他们事先也给许多知名媒体,让他们去追查新闻,包括《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
被控泄漏美国情报资料的美国军人曼宁(Bradley Manning)在2010年5月被逮捕。2010年底,阿桑奇在英国被逮捕,理由是他之前在瑞典强暴和性骚扰两名女子,后来被保释。2011年6月,他到伦敦的厄瓜多尔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
除了这一幕幕令人惊悚的剧情外,维基解密到底改变了什么?
有人说,他们真正代表了网络文化对既存权力体系的颠覆与对抗;有人说,他们彻底挑战了新闻报道的意义和原则;有人说,他们揭露了许多国家外交的黑暗。大赦国际则在2011年中说,维基解密是年初突尼斯革命的导火线之一,因为他们让民众知道了统治者的秘密。《纽约书评》则说:“维基解密改变了一切。”
另一方面,也很多人认为,维基解密并没有透露太多人们不知道的信息;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说维基解密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是有限的。或者说,他们大多是证实我们本来就知道的国际关系游戏。连当代左翼知识界明星齐泽克(Slovej Zizek)都说:“维基解密真正让人惊讶的是他们没提供任何惊讶。我们不是知道了我们本来就期待知道的东西吗?所以我们不能继续伪装我们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知道了。”
换言之,维基解密只是说出国王的新衣的小孩。
但这个小孩并不是因为天真而说出真话。他们网站宣称的目的之一是揭露“美国的公共形象和他们关起门来说的话之间的矛盾”,“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越是让真相露面,让事件能公布出来的政权,他越能长久存活下去。凡是不让真相揭露的地方,我们就有责任在那里”。
而且他们针对的对象不只是国家,还有商业体系。阿桑奇曾宣布要公布一个美国银行的资料,揭发他们内部运作机制和种种不合伦理的行为。“这将会提供我们了解银行管理层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洞见,然后刺激更多调查和改革。”就像公布伊拉克战争的资料,人们看到的新闻是许多平民的死亡,但新闻之外,更有意义的是对战争的深刻理解。阿桑奇说,你可以称此为“腐败的生态体系”。
维基解密追求的就是要拆毁这个“腐败的生态体系”,要追求政治的透明化、公民对统治者的控制,以及政府对民众的责任(accountability)。而他们的关键词是:信息。信息就是权力。他们把自己当作人民的情报机关,而对世界提出了重要问题:信息的主权该在什么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