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2)

写专栏是因为我希望让学院知识可以公共化,可以参与建设一个更丰盛的公共领域。我始终相信那句老话:知识不只是用来理解世界,而且是用来改变世界的。在台湾,我也实际参与许多社会行动,希望找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大陆媒体写文章,进入此地的公共领域,是几年前的我难以想象的。中国的转型,确实是人类历史上巨大的一页,而个人能够用文字和思考去参与这场变革,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尤其,我希望以一个“外人”的角色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考。

其一,我很了解大陆朋友对台湾转型经验的兴趣,也看到不少浪漫的想象或者误解,因此希望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我的专栏文章,大都不是针对新闻时事性的评论,也不是如台湾的名嘴那样表达对岛内蓝绿政治的好恶,而更多是提供历史性的分析,或者讨论台湾公民社会的发展经验。

其二,我和其他许多港台知识界朋友,可能跟大陆目前自由派与新左派的价值立场都不尽相同:我们倾向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与经济上的社会民主主义,因为我们相信政治自由与社会平等是要同时追寻的目标。本书中许多对台湾或美国民主的批评,可能会让读者朋友们感觉比较“左”,但必须澄清的是,这个“左”和大陆所谓的“左”是有着根本的不同的:我们不是质疑民主的基本价值,而是对民主有更高的期待。台湾或美国民主的弊病,当然不是因为它们有政治竞争、三权分立——这些当然是个好东西,我们在乎的是如何透过制度改革来确保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除了对台湾以及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讨论,本书更关注那些正在发生的改变。部分由于我们处于一个网络时代,一个人民可以掌握信息权力的时代,我们看到时代正在改变,不论华人社会还是世界各地,新的公共领域正在形成,新的民间力量正在崛起——尤其是年轻人,去挑战既有的政治与经济权力。

二十年前我对知识与现实的困惑,现在或许也是不少读者的困惑:中国该往哪里走?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才能承诺政治共同体中每一个人起码的尊严与幸福,确保每一个人的根本自由与平等?

没有人有乌托邦的答案。重要的是,对于这些问题,对于这场变革的方向以及明天的具体样貌,每一个人都将是关键的参与者,都会是时代的改变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