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见明
当年李白写下“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时,估计他是想体验一下生活,寻找这条大河的源头的,可能因高原反应无法爬上青藏高原而放弃,那与登天一般难的地方,差不多就是天上了,于是他便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没有一首是写高原的,可以看出来他是没有完成他了解黄河源头的夙愿的。
很多很多人从李白的诗句中得知黄河之水是从“天上来”的,但很多很多人忽略了另外两条大河也是从“天上来”,一条是和黄河一样贯穿祖国大陆的长江,另一条是流过了祖国还流过了几个国家才入海的澜沧江。青海玉树,齐聚着三条大河的源头活水,在27万平方公里的山川壑谷间,几千个高山湖泊和无数的湿地,积蓄着40%的长江水、38%的澜沧江水、20%的黄河水。人们称这里是“中华水塔”,很形象,也很准确,有了这座水塔的积蓄和天然的分派,才有了三条大江不息的生命,有了滋润大半个中国千万年的贡献。
在玉树,很难见到树,无边无际的高山草地,仅有草的绒伏,少有树的矗立。古人为何要给一个少树的地方冠以“树”的大名?当我们想到“水”的时候,才觉得这个“树”字用得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有着真正的树的最大担当。有个成语叫做冰清玉洁,形容人的操行高尚,更是形容银装的冰雪世界。冰雪融时即成水,骤成流。玉树者,便是冰做的树,水铸的魂。这棵参天大树,以她巨大的根须,遍布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吸纳和积蓄着来自雪山和云端的所有水分。根须即水,玉即水,玉树即是水的化身和象征。我们常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有称水量充足、四季长流的长江为母亲河的,看来,他们共同的母亲,是被称作玉树的天使,她的乳汁让他们无比强壮,她的甘露,让广袤的大地得以滋润。
玉树,华夏的水母──看来,一个“水塔”的概括,是多么的浅表。
玉树地震损失严重,重建需大投入,但前提是不牺牲环境。
中央和地方政府已出台一系列保护“水母”的近、远景规划和政策。
玉树的玛多县,平均每两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口,而退牧还草的视野并没有忽视这些地方……
对于三江源头来说,这都是极好的消息。
玉树,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高山就有六千多座,堪称“万山之众”,这便是这棵大树的根须。在每一个山谷的根部,终年流淌着大大小小的溪流,他们在流过比黄河、长江、澜沧江还长很多倍的路程后,才表现出奔腾远行的姿态,去造福遥远的地方。我在长江中游旁的一个城市里生活过十年,去江边听涛是经常的事情,那时候感受到的,只是大江东去的伟岸。而当我坐在玉树的一片草地上,读着来自雪山上的世界上最干净的水时,我没有力量再抒发一个所谓文人的感慨。
如果科学家说的水是生命之源的话是对的,那么我要说的是,玉树,即是我们的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