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男暮春 3

看露天电影的记忆是一地的瓜子壳壳,电影的内容记不得太多了。也许我那时太小,实在看不出《列宁在十月》、《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好,他们对孩子的吸引力远不及瓜子的味道。印象最深的是《画皮》,是在电影院里看的。那个是香港版的,当时初次放映是在中南海,只有周恩来、陈毅他们小范围的看过。我看的是不是这个版本的剪接版,不得而知。就觉得恐怖,恐怖是想象力的原动力。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杀人取心时,双手捂住耳朵的我紧闭双眼,从凳子上滑到了地上,前排的椅子刚好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像一个临战脱逃的人。”演员小如确实是个美女,我小时候遇见很漂亮的女人就会怀疑她是不是妖精变的,这样一来,“狐狸精”的名词就有解了。还有一部是《少林寺》,看这部的时候,我已经长大了些许,闲暇时正让文华姐夫教一些简单的拳术。看完电影回来,马上兴致勃勃地去理了个光头,八面威风。母亲见了有些生气:“要出家吗?问过我没有?”和尚是肯定不能当的,我还得吃肉喝酒谈恋爱,理过和尚头后头发倒是长得有声有色。年少时期,武侠心怀最容易击中孩子的内心,行侠仗义,是我们接受的最早的英雄主义情结。

五年级的时候,同学的妈妈承包了一个小型电影院,一直到初中毕业,我们免费看电影的次数和家常便饭一样多。看过许多的片子,《庐山恋》、《大刀王五》、《真假美猴王》、《西行列车》之类的统统看过。我们很得意,有时候会在伙伴们面前炫耀:“有本事看电影去啊,看谁不要钱。”底气十足。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再爱我一次》,那次是学校组织去看的,高年级先去,低年级后去。高年级的学生们看完眼睛都是红肿红肿的回来,我怀疑他们去了辣椒酱厂了。问好不好看,他们说,最好别去。他们这样一说,反而激起了我的兴趣,这应该是我国引进的第一部台湾电影。看到中间时候,整个电影院一遍呜咽哽噎,比伟人去世还悲恸。

初三的时候,我第一次和一个女同学看电影。同去的还有两三个同学,他们特意把她的座位和我的座位买在了一起,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又不能让人看出来我很不好意思,什么也不说就坐了下来,手心里全是汗。电影看到一半时,她曾经凑过来在我耳边说了句话,气若幽兰,我的脸涨得绯红,幸亏是在电影院,同学们没有看见。当时她说了什么,我是确实听不见,只闻见她的呼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