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父母也会每天问孩子在学校做了什么,有无状况发生,如果发现老师有体罚孩子,父母可以投诉学校。这方面,学校是一点儿不会马虎的,如果调查属实,该老师不仅会自动“下课”,履历上有这样的记录,还会永远失去当老师的机会。所以学校家庭双方对待孩子言行都格外小心。
有一次,和夫君打闹,上一年级的小女看在眼里,问:“妈妈爸爸你们在干什么?”我开玩笑:“宝贝快来救妈妈,爸爸打妈妈!”吓得夫君赶紧纠正:“嗨,蜜糖,可不敢这么说!她会当真的。”然后立刻蹲下身跟小女解释:“爸爸在跟妈妈玩,打闹,不是真的。”哈哈,生怕小女口无遮拦,说去给老师听了引起误解。
孩子性格成形期尤其敏感细腻,老师们更通常的做法是选取孩子的优点,因势利导。比如某个熊孩子虽然调皮,计算的能力特别强。那老师会请他为大家在晨会上念年月日,让他报数。做完之后,给他一个大大的表扬。除此之外,对那些“屡教不改”的熊孩子,老师还要和家长沟通,看看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状况。
众所周知,北欧人信奉爱情高于婚姻,不爱了马上可以离婚。何况还有那么多并无婚姻约束的同居婚姻。孩子们甚至小小年纪,基本都可以接受父母离婚这样的事实。离婚后,从孩子的抚养角度和家庭抚养费角度,很多离异的父母会选择当“星期妈妈”或“星期爸爸”,就是一人一周轮着带孩子。即便以后双方各自交了男女朋友,大不了带着孩子约会。北欧这边的父母是真爱孩子,才会生孩子。否则一辈子就选择不要孩子。所以如果有了孩子,无论何种情况下,对孩子的疼爱和教养责任都不会减。
可能有时人们会不理解西方家庭既然是爱孩子,却又为何那么不负责任地离婚、给孩子以伤害。在这一点上,于我们相悖的观点,在北欧父母那里恰恰是相合的。北欧父母正是为了减少孩子受到伤害,才不会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凑合过。在将孩子以小大人看的北欧人这里,父母离婚时不会隐瞒孩子,他们会认真找孩子谈,告诉孩子父母的决定及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孩子即使当时不甚明白,但长大之后就会明白。我身边跟着星期父母长大的朋友比比皆是,个个身心发育健康,几乎没有听到过有人抱怨“就是因为当年父母离婚,我才怎样怎样”。
所以说在北欧父母的离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确实还是有限的,因为社会这个学校也在无时无刻教育着孩子们一路长大。在学校里,我们的先祖大禹,治水时流传下来的“堵不如疏”,在北欧教育对待孩子身上很好地被应用了起来。国内许多老师家长一谈到孩子玩游戏、打电玩,简直是恨不得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产生过电脑才好。可北欧学校却恰恰相反,不但留的作业鼓励孩子们善于用电脑搜集大量信息,尤其还给一些移民学生们发电脑带回家,学期结束归还。我曾经教过课的一个瑞典学校,对待国际语言组学习语言的新移民学生,就是一人一台超薄笔记本,让大家带回家,以便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语言和了解北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北欧本土家庭平均每家都有两三台电脑,对于电脑,家长们不会如洪水猛兽般预防,定下规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