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香火的大宅——访南怀瑾故居(3)

经过80年代,经过南怀瑾故居,让我们沿着河畔继续往里,不远处路边,你会看到侧立着一架宽大古朴的清代石屏风,正面浮雕着狮子滚球图,背面刻有一首五律。屏风雕工精美,狮子栩栩如生,构件保存完好。它被列入乐清市重点文保单位,名曰“石刻照屏”。

照屏通常是板着一张四方脸站在大宅院大门口的。在这石刻照屏后,原先的确是一座大宅院,主人为清道光年间监生南元照,酷爱诗文,精通书法篆刻。其父耕读致富,富甲一方,生了八个儿子,为此先后盖起八座大宅,加上其他附属建筑,所有房屋连绵成片,庭院深深,帘幕重重,相传总共有九百九十九根梁柱,号称“千柱落地”。如今宅院原貌虽然因多处毁坏而模糊,但门口这座石刻照屏却清晰“照”出当年规模。

身为南宅后裔子弟,我曾经多次摩挲着这架石刻照屏,默吟上面的刻诗,再绕进后面破落的宅院,小心翕动鼻翼,渴望嗅到还游逛在檐前屋角的缕缕书香。私心八卦,当年南怀瑾也一定有过我这样的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故居周围前儒遗泽的文化哺育。

从南怀瑾故居退回村口,那里临水盘踞着一座宫殿状建筑,红瓦白墙,林立的朱色梁柱间,黑底金字挂着“百代渊源,河洛东南留一脉;千秋忠义,神灵海屿有孤臣”的楹联,此即南氏宗祠,又名太祖殿。殿后村,就缘自村子在太祖殿之后。

1999年,因破旧不堪,宗祠被集资重新翻修。即将落成前,家父殷殷去信,询问他(南怀瑾)能否题写太祖殿楹联,为族增光。没等多久,不过一个月,上面的长对就墨迹淋漓地寄到。上联指温州南氏是从中华文明发源地、北方的河洛迁徙到东南的温州,属于“南”辕“北”辙;下联指南宋朝廷运粮船队遭遇海上大风大浪,南宅先祖为挽救其覆没而英勇捐躯,被追封将军。全联对仗工整,用典精当,显示出的诗文功底并非靠打桩机能够短期夯成。笺注完联语,把八卦进行到底,这是否旁证了被故里哺育过多年以后,南怀瑾以题联进行一种文化反哺,即使他再没回过乡。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