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着急什么呢?(3)

我向来觉得勤奋刻苦是美好品质,但在勤奋刻苦之前,搞清楚勤奋刻苦为了什么,是与勤奋刻苦本身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事情。如果立志要做汉学家,那无论工作多晚多累,都会坚持把当日的功课做完;如果意识到中文是今后安家立命之根本,那无论有多少杂事缠身,都会坚持把学业作为首要考虑;如果想明白人生是要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那无论任务有多重,安息日都会留出给家人和朋友的时间,在排得滴水不漏的日程表中晒进一点海滩的阳光。目标明确的求学之路,也许会少一些“是否在做无用功”的迷茫和日后发现走了不少弯路的痛苦。

可是,这点用于思考人生的“空想”时间,对中国人来说太奢侈了。或许是因为经济实力还不足以负担得起一两年无所事事的生活,大家常常来不及思考,来不及自省,来不及辨明目的就不得不被那股莫名的紧迫感催着上路。“走一步,看一步。走着走着就知道了,学着学着慢慢就明白了。最怕的是止步不前。”于是我走一步,又走一步,越走越快,越走越远,但“想去哪里”的答案并没有自动浮现,因为我从不曾花时间去“想”。

不知道自己今后想要什么,一种可能是因为“走得太急,来不及思考为何出发”,另一种可能则是因为人生经验的缺乏。没有吃过寿司和比萨,如何能在两者间选择?没有接触过任何一位哲学家的思想,如何能草率决定哲学是毕生志向?没有感动于俄罗斯风景的壮美及其文化的博大,如何能鲁莽地断言今后会为俄语事业奉献终身?而体验与思考一样,同样需要“无所事事”的时间。不断尝试,做接线生,做调解员,做空姐、空少,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接触社会、接触他人,明白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明白自己长处何在、劣势如何。这样的体验当然不会一帆风顺,也许试了好多份工作,最终却发现都不适合自己。但在这个过程中,至少知道了自己不喜欢什么,而这是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样重要的事情。现在就趁早排除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总比老了以后后悔误入歧途虚度一生要强。

我钦佩着急,赞美着急,但钦佩的是那种目标清晰的着急,赞美的是那种有张有弛的着急。

新加坡室友说,她在丹麦有过一段慢节奏的幸福生活,回到新加坡后,即使身边人依旧从早到晚只是“努力做工”,她也给自己定下周日只休息,不做工的规矩。“就算再忙,也应该留一点与自己独处的时间。说起来,拼命做工又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求一份心安,一份幸福感吗?”“我真的很喜欢以色列安息日这个安排,回新加坡后肯定会很想念这里的安息日。你呢?”她转脸问我。

我说:“我会怀念在以色列的每一天,因为跟在南大时比,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可谓安息日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