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回家,一路看见好几拨儿烧纸的。偏僻的小十字路口,或者桥头,一拢火,火光映红一家老小的脸,面色凝重。突然意识到,自今日起进入旧历十月了。
民间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讲究。旧历十月一日古称寒衣节,也叫冥阴节,百姓们会提前备好五色蜡花纸,一般粉红色的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印上青莲色的图案,黄色的印上红色图案。也有素色的,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也有剪成衣裤状的,直接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焚烧,取意是冬天来了,给逝去的亲人添几件棉衣。
几种专讲老北京的书中,都写到“十月一”。《 燕京岁时记 》说:“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 北京岁华记 》说:“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 帝京景物略 》说:“十月朔,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识其姓字行辈,如寄家书然,家家修具,夜奠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襁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
“十月一”和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百姓在这几个日子里,会按一定规矩祭奠亡灵。不过,传统的几个鬼节中,清明扫墓的习俗至今未变,这大家都知道;另外两个渐渐被人忘却,只有些老人还记得,因此半夜“送寒衣”的队伍,都由老人率领。
近些年北京的年轻人过上了外国鬼节,西历十月最后一天,从下午开始,城里酒吧门口纷纷挂上恐怖面具。夜幕降临,酒吧里形状各异的南瓜灯闪着幽光,成群结队的白领身着奇装异服,戴着精心设计的面具,雀跃着喝洋酒,玩骰子,媚眼乱飞,眉目传情。高级点儿的酒吧,还会重金聘请外国DJ打碟,High曲响起,全场群魔乱舞,确实有鬼气。
对在酒吧过外国鬼节的人,“送寒衣”这样的事,会被他们嘲笑——按人体自然规律来说,冬天多穿衣服再自然不过,但在他们看来,自然得太传统、太土,你看现在还有哪个年轻人冬天穿棉裤啊,别说棉裤了,有个时尚杂志主编,曾讽刺那些冬天穿秋裤的人,说他们土鳖到家,简直出门就该羞愧而死。冬夜,北京不少夜店门口,俊男T恤衫,靓女吊带裙,立在寒风中打电话,或吆五喝六招朋友,或哭哭啼啼诉怨情,那一幕,也很鬼。
年轻人早忘了“送寒衣”,这不奇怪,他们从小按西历过日子,连春夏秋冬这么大的事情,日历牌上都看不出个明确所以然,别说“送寒衣”了。
北京不少老年人却仍按照旧历记日,就四季分明。一二三月春季,四五六月夏季,七八九月秋季,十月一日开始,正式入冬。因此会选择在这天“送寒衣”。
亡者都要准备过冬,生者自然也不会落下。北京不少老太太至今保留一种习俗:十月一日这一天,她们把细针密线亲自缝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家人换季。如果此时天气还很暖和,穿不了棉衣,也要督促家人试穿一下,图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