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谁在乎西方模式?》一文中,笔者曾提出,论及发展模式,首要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好的模式”。敏锐的读者立刻就开始追问: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的?对谁而言是好的?这是关于价值标准的追问,虽不新颖,却至关重要。近年来相关的讨论十分热烈,往往围绕着“普世价值与特殊价值”的议题展开。但普世性或特殊性对我们价值观的形成究竟有多重要?对澄清和应对我们的价值分歧会有多大的意义?我对此抱有相当怀疑的态度。
在我看来,我们之所以信奉某种价值,不是因为它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或者因为它是中国传统的特殊价值。普世性也好,特殊性也好,都不构成我们信奉某种价值的直接理由。我们关于好坏对错的观念当然不会没有来由,但并不来自那种抽象属性,而是源自一些“故事”以及与故事纠缠在一起的“道理”(这一观点受到陈嘉映老师的影响)。有人珍视个人自由,有人坚持尊卑有序,都是在自己成长的经历中形成的,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确立的。会有谁是依据逻辑原则来确立价值观的吗?比如通过三段论式的推理:因为个人自由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大前提);而我是人类的一员(小前提),所以,我信奉个人应该享有基本的自由权利(结论);或者,因为尊卑有序是中国传统的特殊价值(大前提);而我是一个中国人(小前提),所以,我确信地位较低者应该遵从地位较高者(结论)。这种推理虽然清晰明确,却有点匪夷所思,与实际的人生体验相当疏离隔膜。也许在哲学反思的层面上,价值的普世性与特殊性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但对于探讨我们价值观的实际来由,这大概总是第二位的问题。
做出这种辨析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想其意义在于问题焦点的转换,转向我们所信奉的价值的实际含义及其来龙去脉,而不是其抽象属性。那么,无论是要提倡还是要反对某种价值,更有说服力的方式可能不是去诉诸其普世性或特殊性,而是去探讨这种价值与我们生命体验的关系,与我们文化实践及其背景的关系。
如果碰巧你有一个同事是个大男子主义者。你主张男女平等,因为这是普世价值;他相信男尊女卑,因为是中国的特殊价值。然后还能怎么继续讨论?着急了你可以说,不承认普世价值就不是人类或者是外星人,他就回敬说,不坚守特殊价值就是“非我族类”的外国人。沿着这个方向争论下去,大概只有各持己见、不欢而散。也许你该试着换一种方式,谈谈我们共享的当代文化与所谓“中国传统”有哪些异同,回忆一下新中国的男女平等教育对你的塑造,说说身边让你钦佩爱戴的女性人物,再问问他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这种交谈是在分享形成一个价值信念的真实来由,虽然未必能保证达成一致,却可能有助于澄清彼此的分歧及其原由,也就更可能接近共识,或者以求同存异方式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