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妈”的战歌唱给谁听?(1)

2011年初,华裔美国教授蔡美儿发表了自己的“育儿之道”。虎年过去了,《虎妈战歌》仍然嘹亮,也在美国掀起争议的轩然大波。有人指责她的“家法”虐待儿童,甚至给她寄去了死亡恐吓信;也有人从中发现西方教育的危机所在,甚至大声惊呼“美国正在衰落,这一次是真的”。有趣的是,中国教育界正在反思自身的种种弊端,蔡美儿却在大洋彼岸高调标榜“中国式教育”的成功秘诀,并毫不留情地将“软弱的美式教育”狠狠鄙视了一把。这个阴差阳错的格局很令人玩味。

若是当作“育儿秘诀”,蔡美儿的许多做法并不足取。那些对孩子的“禁令”是不可当真的,比如每门考试成绩都不准低于A。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如果每个家长都照搬虎妈妈的苛刻要求,除非老师让所有学生都得A,否则大部分学生和他们的父母终将陷于精神崩溃。这类“秘诀”完全无法复制,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但抛开这些细枝末节,蔡美儿的故事的确敦促我们思考:美式教育是否像传说中的那么理想?中式教育是否就一无是处?

近十多年来,中国教育界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不绝于耳,但很少有人注意所谓素质教育的偏颇之处。实际上,任何“素质”都不能凭空养成,而“应试”本身恰恰是一种“素质训练”。第一,应试要求澄清问题、分析判断,并在时间压力下迅速发现解决方法,这种“问题求解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素质。第二,“注意力集中水平”(level of concentration)是任何工作必不可少的素质,而且最好从小养成。过度的“题海战术”当然有害,但一定强度的课业负担有助于培养这种素质,在一个“分心”的诱惑无时不在的信息时代,这尤为重要。第三,反对“死记硬背”、强调“理解优先”并不能绝对化。许多学习课题,“熟知”恰恰是“理解”的前提,而不是相反。比如唐诗宋词,只有在熟读默记之后才可能开始“心领神会”。而刻苦努力也不是快乐教育的天敌。要享受演奏古典音乐之美,必须始于简单重复的技艺训练,犹如在艰苦的长途跋涉之后领略无限美丽的风景。而观看电视风光片的快乐,虽然唾手可得,却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