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的想象、巧妙而不落陈套的比喻,清美的语辞,以及略显惆
怅而又儒雅俊逸的笔触真诚地倾诉他的超旷心绪,使这些词在
思想艺术、人性品格上都焕发着吸引人的魅力,所以两百多年来
它们能够成为传诵不息的名作也就不足为奇。
以《木兰花慢·杨花》和《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披》五首
为代表的《茗柯词》在清词和中国古代词史上的意义非惟如此,
它还在自唐宋以来就占据词坛主导地位的或婉约、或豪放、或醇
雅的词风外,别立一清美且超旷的词境。同时,词中所洋溢的强
烈的“寒士”品格与精神也在中国古代词史上极为罕见,有它特
殊 的社会 、伦理 、美学意韵 。
三、张惠言词史地位及常州词派发展历程辨
张惠言身后哀荣备至,被常州宗风的拥护者定为“一尊",奉
为常派的开山宗主。然其生前词学成就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有
影响。他本人虽有革新清代词风的抱负,但并无意开派于词坛,
更没有成为一代宗主的想法。此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一是他编
完《词选》后,他的好友郑抡元斟选了常州七词人、张惠言、张琦、
歙县“二金"以及他本人共十二位词人的作品附录书后,排列顺
序和人选作品数量依次为:黄景仁《竹眠词》一首,左辅《念宛斋
词》二首,恽敬《蒹塘词》六首,钱季重《黄山词》七首,张惠言《茗
柯词》七首,张琦《立山词》七首,李兆洛《蜩翼词》五首,丁履恒
《宛芳梦词》三首,陆继辂《清邻词》五首,金应城《兰笤词》六首,
金式玉《竹邻词》七首,最后为郑抡元自己《字桥词》七首。很明
显,郑抡元之所以将这些词人及作品附录《词选》书后,其主要目
的是为了彰显常州词人。而在这份彰现常州词人的名单中,张
7 夕
惠言并没有被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份名单是张惠言和郑抡
元共同商榷后刊刻的。这说明,在当时,张惠言并没有意识到他
自己是这个词群中特别卓越者,他的朋友,也没有把他看成是一
个词派的领袖。另一件事是清嘉庆时两部重要词话著作冯金伯
的《词苑萃编》和吴衡照的《莲子居词话》均没有提到皋文。冯金
伯《词苑萃编》编著于嘉庆十年(1 805),其中“品藻"有六卷,对乾
嘉之际词坛名家多有评论。《莲子居词话》成于嘉庆二十三年
(1 8 1 8 ),论 及 的词 人 最迟 的有 许 宗 彦 (1 768— 1 8 1 8 ) 和 屠 倬
(1 78 1—1 828 )。冯、吴二著均写于张惠言卒后不久,但都没有谈
到张氏词和《词选》。这也说明,在当时的词坛,人们并没有把张
惠言当作必须要写的重要词人。
张惠言被尊为常州词派的宗主是在常州词派代浙派而起、
渐而演变为晚清主流词派之后的事情。对张惠言的词史地位和
常州词派的发展历程,清季以来一些词学家多有论及。清季黄
彭年《香草词序》日“:诗亡而乐府兴,乐府衰而词作。其体小,其
声慢,其义则变风变雅之遗。自皋文张氏以‘意内言外 ’之 旨论
词,而词之旨始显。”蒋兆兰《词说》日“:嘉庆初,茗柯宛邻,溯流
穷源,跻之风雅,独辟门径,而词学以尊,周止庵穷正变,分家数,
为学人导先路 ,而词学始有系统 ,有归宿。"陈乃乾《清名家词序
例》则说“:竹坨迦陵,挺生前期,起衰振绝,情深气厚,复乎尚已。
樊榭继响,审音琢句,追踪宋贤,始立浙派门户,然论者犹惜其以
姜张为止境,偏尚体物,形不副意,其末流不免馒钉。于是毗陵
二张,别标意内言外之旨,晋卿止庵,为之推衍发皇,半塘崛起,
其实始副。”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也对张惠言词史地位及常
州词派的发展历程有所论及“:张惠言、董士锡《易学》大师,周济
治《晋书》,号为良史,各以所学益推其宜,张皇而润色之,由乐府
以上溯《诗》《、骚》,阐意内言外之 旨,推文微事著之源;盖至于
7 3
是,而词家之业乃与诗家方轨并驰,而诗之所不能达者,或转借
词以达之。"龙榆生则著《晚近词风之转变》《、论常州词派》等论
文,对张惠言的词史地位和常州词派及其词风的发展流程论述
尤详。
我们认为,张惠言常派宗主地位之演进以及常州词派的发
展历程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发皇孕育期。时间大致为嘉庆二年(1 797 )至道光十年
(1 830 ),约三十馀年的光阴。发皇核心人物为张惠言、张琦,羽
翼者为李兆洛、左辅、陆继辂、钱季重、丁履恒、恽敬、黄景仁以及
金应城、金应畦、金式玉三兄弟,还有郑抡元。李兆洛等七人均
占籍常州武进,为“二张”同乡“;三金”是安徽歙县人,为“二张"
授业弟子;郑抡元为张惠言在歙县授业时结识的词友。早期常
派词人是以乡邦、友朋、师生关系为纽带交织而成的一个具有鲜
明的地域、亲缘色彩的词人群。而词派初步形成的标志为张惠
言、张琦编选《宛邻词选》,张惠言序《宛陵词选》旗帜鲜明地提出
自己的“尊体”词学主张。随后“金生刊之”,“版存于歙"(张琦
《重刻词选序》),常州词派始以不同于浙派的新面貌登上晚清词
坛。其实,张惠言编辑《词选》时,年龄为三十七岁,还未考中进
士,仍处于“寒士”之境。论资历和名望,他还没有领导词坛的能
力。他编《词选》的直接 目的乃是备授课之需,也存有“塞其下
流”“、导其渊源"《( 词选序》)、指示词学“门户"、扭转和指导词坛
风气的高远追求。但并未有开宗立派的目的。至于后来该书被
常派词人奉为圭臬,他本人被尊为常派宗主,则是他始料不及
的。
2 、光大兴盛期。时间大致为道光十年(1 830 )至光绪十五年
(1 889 )王鹏运、况周颐等人在京官内阁中书相互唱和,结《薇省
同声集》为止,约六十年时间,这段时间的常派发展又可划为前
7 4
后 两段 。
前段。道光十年(1 830 )《,词选》供不应求“,同志乞是刻者
踵相接,无以应之",于是张琦决定“乃校而重刊焉"《( 重刻词选
序》)。同年,张惠言外孙董毅刊刻《续词选》三卷,选词人五十二
家、词一百二十二首以补《词选》之不足。道光十二年(1 832 ),周
济又编《宋四家词选》,且写下著名的《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再
次推重“二张"的词学理论。通过对《词选》的重刻和重新编选体
现常派词旨的词选集,且通过对常派词学理论的再解释和合理
修正,常州词派由是逐渐取代浙派成为晚清词坛的主流词派。
常州宗风以是为转捩由常而歙,由江南而北被燕都,波靡两浙,
南传湖湘,前后百数十年内,海内倚声家莫不沾溉香馥。随着常
州词派影响地逐渐扩大、演而成为晚清词坛的主流词派,张惠言
的词学思想和词创作成就逐渐被晚清词人所了解并推重,他的
开启常派宗风的宗主地位则被晚清常派词人所追认。常州词派
的发扬光大者周济对张惠言创立常州词派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
度评价“:‘二张’辑《词选》而序之,以为词者,意内而言外,变风
骚人之遗。其叙文旨深词约,渊乎登古作者之堂,而进退之矣。”
《( 词辨自序》)常派成员潘曾玮也对张惠言的词学功绩表达仰慕
之情“:余向读张氏《词选》,喜其于源流正变之故,多深造自得之
言。"(《潘曾玮刊词辨序》)
后段。道光二十七年(1 847 ),吴县潘曾玮重刊周济《词辨》,
著《周氏词辨序》日“:介存之词,贰于晋卿,而其辨说,多主张氏
之言,久欲刻而未果。”同治十二年(1 873 ),潘曾玮之侄潘祖荫又
重刊周济《宋四家词选》,日“:此卷晚出,抉择益精,止庵负经济
伟略,复寄情于艺事,进退古人,妙具心得,忠爱之作,尤深流
连。”《( 重刻宋四家词选序》)光绪四年(1 878),仁和谭献编纂《箧
中词》,以常派立场抉择词人,臧否人物。光绪八年(1 882 ),谭献
7 丐
再编《复堂词录》,同样以常派词学观抉择词人,臧否人物。光绪
十七年(1 89 1),丹徒陈廷焯成《白雨斋词话》。词话对“二张"和
常派词人推许备至,以常派立场品藻古今词人。以上四人 ,为当
时著名的词家,他们不仅积极从事词创作,而且交游颇广。通过
他们的倾力揄扬,常州宗风愈扇愈炽、流播益远。这个时期,不
仅常派理论盛行,常派词籍广为流布,而且常派词人在创作上也
日臻成熟,产生了不少词坛优秀作手,像汤贻汾、谭献、汤成烈、
沈昌宇、庄械、冯煦诸人皆为一时词坛名家,常派至是可谓彬彬
称盛。这些晚清常派词人不仅积极传播常派词学思想,以常派
立场引领词坛创作风尚,而且还大力宣传张惠言“开山采铜"、创
立常州词派的历史贡献。谭献日“:茗柯《词选》出,倚声之学,日
趋正鹄。"《( 复堂词话》)陈廷焯日“:张皋文《词选》一编,扫靡曼
之浮音,接风骚之真脉。"《( 白雨斋词话》)王煜日“:皋文崛起,力
起颓坠,高标寄托,截断众流,于是拔帜词坛,常州派立。”《( 清十
一家词钞自序》)于是,张惠言常派宗主的崇高地位被晚清词坛
所广泛接受 o
3、界内新变期。从光绪十五年 (1 889 )王鹏运、况周颐等人
在京唱和,结《薇省同声集》开始,至清末民初,大约三十多年时
间,这是常州词派的界内新变期。这个时期临桂词人渐起,他们
在理论上继承常派“尊体"词论的精神,且融进一己的体会,提出
不少新的见解。如创作方法上的“重、拙、大"的理论,有关社会
时势和词人个性禀赋之关系的“词心"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承常
派词论之脉息而又有所突破,将我国传统词论推向到一个崭新
的阶段。他们在词创作上也取得不少新成就。王鹏运的词情思
饱满,笔锋健劲而又郁寒沉挫、清冷入骨。况周颐的词寄兴渊
微、沉思独往而又委婉悲凉。郑文焯的词萧散绮美、声韵流美而
又孤寂清凉。朱祖谋的词幽忧怨悱、沉抑绵邈而又清傲深苍。
7 6
四人以其杰出的词创作成就而被后世称为“清末四大家"。与此
同时,在“四大家”周围簇拥着一大批临桂词论的真诚信奉者和
身体力行者,如张上铄、张祥龄、夏孙桐、徐珂等人皆为清末民初
临桂词派的重要词人,至是清季民初词坛几为临桂词派所笼罩。
从严格意义上说,临桂词派是一个有着自己创作成就和理论体
系的词学流派,但其传承渊源显然和常州词派有联系。虽然他
们并不把张惠言奉为其词派开山之鼻祖,但他们对张氏的敬重
均发自内心。郑文焯赞扬张惠言“,独皋文能张词之幽隐"“,其
道日昌,其体日尊"《( 大鹤先生论词手简》)。况周颐赞扬张氏:
“张皋文、周止庵辈尊体之说出,词体乃大。”《( 蕙风词话附录》)
在他们的眼中,张惠言既是晚清常派的开山宗主,也是晚清词风
变革的发皇人。
张惠言之所以能成为晚清词风新变的开启者且被公认为常
州词派的开山宗主,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张惠言是一位崛起于寒族、对人生困苦有着深切体验
的文士,所以他有着变革清廷僵化统治秩序的强烈愿望和情绪。
他的尊体的词学观,就是他这种愿望和情绪在其文学思想中的
具体表现。
其次,在晚清战乱纷起、哀鸿遍野、传统体制逐渐崩溃解体,
新制度尚未诞生的时代,张惠言有着强烈干世色彩和变革企望
的词学思想,一方面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迎合了
晚清乱世广大士人欲有所为、企望变革的心态,能引发晚清广大
士人的广泛共鸣。
再次,张惠言的《茗柯词》,抚时感事,温雅俊逸,体格高洁清
纯,意绪旷朗怅惘,可谓造诣颇深,魅力四溢。尤其是词中所展
示的百年几许、怀才不遇的“寒士"情结,使其词创作无论在认识
价值和美学意趣上均具有别样的风情,在晚清词史甚至在我国
7 7
古代词史上别开蹊径,同时也赢得了为数众多的晚近寒士社群
的认同。
最后,张惠言在晚清词史上崇高地位的奠定,也和常州词派
在晚清词坛不断被发扬光大、成为晚清词坛主流词派有关。后
起的常派词人不断宣传、修正、补充张惠言的词学思想,赞颂他
的开启之功和词创作成就。这种延绵百馀年的反复宣传和赞
颂,无疑更加突出了张惠言作为常派开山之祖的权威。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