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选委员:他们是最终的拍板人(1)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名单上,有40个左右的名字:大学校长、政府高官、媒体巨擘、作家学者等等。他们签下自己的名字,推荐自己认为感动的人,也帮节目组判断哪些人更适合《感动中国》的标准。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的名单上,有40个左右的名字。这个名单由几部分人构成:媒体人,教育界、慈善界知名人士,文化艺术界名人,政府官员,曾经荣获《感动中国》荣誉的人。

常常会有观众来信问,这些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不对外公布?其实这些名单从来都不是秘密,每年都会公布在各大合作网站上,在推选委员一栏里,有他们的照片,有他们的身份,有的网站甚至列上了他们的履历。《感动中国》不是秘密选举,为什么要隐藏这些名字呢?况且,这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光明磊落,何必隐蔽呢?

有媒体说,《感动中国》十年来,推选委员从来没有改变过。这句话基本准确。

事实上,《感动中国》十年,推选委员的名单是有一些改变的。

2002年组建《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的时候,节目组并没有明确的意见,要在哪个领域内寻找推荐者,只是很感性的,每个人都推荐自己认为可以信赖的人。无论是报纸上看到的,还是广播里听到的,只要大家觉得说话有分量、负责任的人都可以成为推选委员,先不问他同意不同意。可最初凭印象列举出来的,仅仅只有12个人。12个人当然不能够代表整个社会的判断,而且这个小名单带有强烈的电视媒体人的兴趣取向,基本指向一些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经过不断去除个人偏见,考虑一些重要国家机构在整个活动中潜在的意义,慢慢的,这个名单丰富起来。

名单的改变往往是因为一些人职务的变动。以《感动中国》2005年的推选委员名单为例,2005年的名单上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纪宝成校长对《感动中国》活动非常用心,每年都会为候选人物写下自己的评语,即便是在特别忙的时候,也会把自己的意见转达给秘书,由秘书完成后转给节目组。2011年,纪先生因为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职务,他通过学校办公室转告节目组,自己不宜担任这个推选委员,希望由新任校长担任。于是,在《感动中国》2011年的推选委员名单上就有了陈雨露校长的名字。

2005年的名单上,还有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是央视主持人董倩向节目组推荐的。董倩说:“这真的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官员,和我见过的许多官员都不一样,他的意见应该值得你们注意。”节目组并未和王振耀司长谋面,只是通过他的秘书转达了邀请他担任推选委员的意思。以后每年节目组都会收到他对《感动中国》候选人的评价,语言平实、真切、充满了情感,态度谦逊认真。

2010年,王振耀辞职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任院长,成为国内公务员中从司局级岗位上主动辞职的第一人。“王振耀不再担任国家民政部官员,还是不是我们的推选委员?”在某天午餐的时间,有人提到这个话题。讨论非常简单,没有人有异议,所以《感动中国》2011年推选委员的名单上,仍然有他的名字。

王振耀的身份从王司长到王院长,在2010年的中国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但在《感动中国》节目组里风平浪静。他的文字风格丝毫没有改变,只不过节目组邮寄评选手册的地址变了,办公室接电话的声音,也从一副公事公办的公务员腔调,变成了一个女助理热情礼貌的清新语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