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短片播放、现场采访、宣读推荐词和颁奖词、为获奖者颁奖,《感动中国》首创的“四段式”颁奖仪式结构,后来被国内同类节目广泛复制使用。颁奖词在电视形式上是一次创造,它的源头来自一年一度的新闻评论部内部年会。
第一届《感动中国》人物进入最后的评选阶段。
近百名候选人,附带了各地网友的评论,推荐材料的夸张,还有不同媒体的折射,一切事实都呈现出多个角度。如何衡量这些感动?节目组最先陷入了一种“混乱”当中。
评选的票数总结出来,首先就受到了质疑。推选委员们质问这些投票有没有地方因素?是不是有的地方会组织投票?有些人很少见诸媒体,人们对其无从了解,通过网络投票来评选知名人士与无名者是不公平的。
网络投票之外,电话和邮寄信件投票也是受到限制的。穷乡僻壤中的奋斗者怎么可能有更多选票?即便是村民愿意多花成本来推荐他们的英雄,但是这和发达地区比还是九牛一毛。
如果完全按票计,恐怕会很快见到“感动”的负面:媒体评选所受的限制,会导致评选是少数人的评选,比如同样是抢救落水儿童牺牲的英雄,同样的事迹,谁更令人感动?这很难说清楚,但如果没有控制,这次评选很快会变成候选人所在地区之间的网络终端拥有量对比。
《感动中国》当然要感动,也要公平,但是这种公平无法完全通过投票的方式实现。推委会达成了共识:在2002年的现实情况下,公平只能由推委的良心提供。
20名候选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中依次播出。
推委们的手册,一本一本地寄回来,票数一一被记录在案。按照规定,他们每个人应当投十票,这样才具有统计意义。但推委们相当吝啬,他们大概非常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力,多数人只投出六七票,最少的只有两三票。他们会在手册上写下自己的推荐语,这时候,他们毫不吝惜自己的热情。
2003年1月1日,别人都在欢度元旦的时候,节目组在马不停蹄地工作。十个人终于定下来。对节目组来说,多半在意料中,但还是有新鲜的惊喜。他们是:
勤政爱民的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
被誉为“新时代愚公”的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张荣锁;
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
“打破蓝田神话”的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舍己救人的重庆鱼田堡煤矿103队队长张前东;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
篮球运动员姚明;
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乌鲁木齐市小西门派出所教导员赵新民;
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濮存昕。
10天之后,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感动人物将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节目组的每个成员既兴奋期待,又有些惴惴不安,他们,能像感动我们一样,感动中国吗?
每个人都曾经感动过。你可能清楚地记得那一刻的很多细节,却很难清晰描述:到底是什么?怎样打动你内心?或者再深一步,打动你内心的哪部分?
越是理性的人越难以被感动。我们可以假设世界上有一个无所不知明察秋毫的人,他了解这个世界的现实,懂得人与人的关系,熟知自己心灵的每个角落,那么他一定很少感动。
可以说,感动和超脱总是相对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真正超脱的人很少,所以感动人并不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