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1937年的淞沪、南京之战(9)

五 蒋介石的大失误,忽视杭州湾防务

日军最初制订的作战计划是:在上海西北的白茆口和西南的杭州湾登陆,占有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地带。为此,日军早就对杭州湾实施侦察,收集地志资料。金山卫水深,可停舰艇,又有利于登陆的沙滩,明代倭寇扰浙时,即在此登陆。8月20日,蒋介石得报,金山卫有日本水兵登陆侦察,指令“严防”。10月18日,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作战组情报提出,日军有在杭州湾登陆企图,但估计登陆部队最多一个师,不会对上海战局有什么影响。倒是张发奎有警觉,亲到当地巡察,并配置了兵力:以第六十三师担任乍浦、澉浦防务,以第六十二师担任全公亭、金山嘴防务。10月26日,中央军撤到苏州河南岸后,浦东防务紧张,张发奎遂将第六十二师主力调防浦东,当地仅余该师少数兵员,实力空虚。

11月5日,日军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以三个半师团的兵力,在舰炮掩护下,于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登陆。中国军队因兵力悬殊,无法阻挡。中国统帅部急令已调浦东第六十二师的主力回兵,会同新到枫泾的第七十九师合力反击,并令从河南调来、新到青浦的第六十七军向松江推进。蒋介石希望借此稳住阵地。6日,蒋介石日记云:“如我军能站稳现有阵地,三日以后当无危险矣。”但是,由于天雨泥泞,加上日机轰炸,中国部队行动迟缓,日军后续部队源源登陆。第六十七军从河南调来,尚未集中,即遭敌各个击破。8日,松江失陷,这样,退守苏州河南岸的中国军队侧背受敌,有被围歼危险。

日军在金山卫登陆,上海战场中国军队的侧背受到严重威胁,有可能陷入包围,使退却无路,全军覆没。有鉴于此,白崇禧再次向蒋介石提议,中国军队向吴福线后撤。11月7日,朱绍良、何应钦等也提出,“已到不能不后撤之时会”。蒋介石权衡利害,这才认识到保存有生力量的重要,日记云:“保持战斗力持久抗战,与消失战斗力维持一时体面相较,当以前者为重也。”同日,蒋下令中国军队自上海苏州河南岸撤退。但是,他仍然担心此举会对《九国公约》会议造成不良影响,痛苦地写道:“苏州河南岸以兵力用尽不能不令撤退,但并非为金山卫登陆之敌所牵动耳,惟藉此战略关系退,使敌知我非为力尽而退,不敢穷追与再攻,是于将来之战局有利,然于九国公约会议之影响必甚大也。”

忽视杭州湾北岸防务是重大的战略错误。后来蒋介石总结说:“由大场撤退至苏州河南岸以后,易朱绍良,以张发奎为指挥官,使金山卫、乍浦一带,负责无人,而且不注重侧背之重要,只注意浦东之兵力不足,调金山大部移防浦东,乃使敌军乘虚直入,此余战略最大之失败也。”

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必须既善于组织进攻,又善于组织撤退。蒋介石下令在苏州河南岸撤退后,中国军队争相夺路,秩序混乱,作战能力丧失殆尽。郭汝瑰说:“淞沪战役我始终在第一线,深知三个月硬顶硬拼,伤亡虽大,士气并不低落,战斗纪律良好,只要撤下来稍事整理补充,即可再战。唯有大溃退,数日之间精锐丧尽,军纪荡然。如在敌攻占大场时,就有计划地撤退,必不致数十万大军一溃千里。”11月11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南市,上海市长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

据日方统计,至11月8日止,日军在上海战场阵亡9115名,负伤31 257名,合计406 72名82。但是,中国方面损失更大。据何应钦11月5日报告,淞沪战场中国军队死伤187 200人,约为日军的4倍半。更加严重的是,溃退后的军队虽然仍有庞大数量,但缺乏武器、弹药、粮食,士气低落,丧失斗志,不经整顿,已经很难再次投入战斗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