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上访乱象背后的民主法治旋律(7)

但是,涉法涉诉上访并没有因为一次次集中接访化解而消减,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出现了。割韭菜似的没完没了,考验着政法部门的耐性。一些几级政法部门认定无理的上访案件,上访群众不理会认定,继续坚持上访;一些已经在息诉罢访协议上签字的上访群众,重又踏回了上访之路……

老的新的,有理的无理的,该解决的不该解决的,程序中的程序外的,甚至像老庞那样以为时间的尘封可以使自己的问题得到纠正的上访案件,通过上访群众来回的奔波,在考验政法部门耐性的同时,释放着当今中国社会宽松的强烈信号,推动着我国民主法治的发育成长。

大范围、高密度的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活动,还昭示着另一个问题,即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民生理念的逐步确立,和从警为民、执法为民的民本情怀的培养。

“民生”一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落实到党的各级干部的执政行为中去,也有一个过程。政法干警也是一样,确立这一理念并付诸实践,真正在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体现出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有理由说,河北省七年时间八次大范围、高密度的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上访活动,对推动政法机关、广大政法干警民生理念的确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八次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上访活动,我们按照“解决问题为主,思想教育为主”的“两为主”思路,探索构建了一套符合“民生”理念的解决上访问题的制度。

挂账督办制度。这个制度瞄准解决的问题,是上访案的空转。过去政法部门的信访室也每天接访,群众把上访材料递上来,接访人员再问问情况,尔后开个信,叫上访群众回去找有关政法部门反映。这是传统的接访方式。下级有关部门如果认真对待,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也能很快得到解决。问题是,上级接访开了介绍信,下级有关部门未必认真接待,甚至上访群众不满意,想找领导反映都很难。上访群众没辙,只好再次越级上访,于是便形成了上访——接访——转办——无果——再访的恶性循环。河北省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上访活动中构建的挂账督办制度,瞄准解决的就是上访案空转的恶性循环。对每一起群众上访案件都认真清理登统,是哪个部门办的,该哪个部门解决,领导谁负责,办案人员谁来办,什么时间办结等,提出明确要求,时限到了就要报结果,办理情况在全省政法系统通报,好的表扬,没按时办结的点名点姓附在通报后面。这一制度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督办作用,一大批上级挂账的上访案件,都得到了较好解决。

领导包案制度。领导是解决群众涉法涉诉问题的最大资源,社会上流传的“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问题是,领导的职责任务很多,尤其是政法部门的领导,白天黑夜、节假日、重大活动连轴转,很难腾出整块时间来化解群众的涉法涉诉上访问题。河北省委政法委在谋划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上访活动的方案中,突出这样的思想:各级政法领导干部案子要办,维护稳定的事要处理,群众上访问题的化解也要抓在手上。群众问题无小事。一个家庭有一个涉法涉诉的纠葛,这在政法部门看来,似乎是小事,但对一个家庭来看,那就是天大的事,一家人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叔叔、舅舅、姑姑、姨,都跟着惦记,都跟着操心。因此要求各级政法领导干部每人至少包化解一起涉法涉诉上访案件。省委政法委对省、市政法部门、各市委政法委领导化解涉法涉诉上访案件情况挂账督办,定期通报。这一制度的构建,效果非常明显,一大批包在领导手里的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得到解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