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自秦昭王以来日渐强大,虎视东方,首当其冲的是韩国。昏庸无能的韩桓惠王惶惶不可终日,无计可施。当时,秦国的都江堰工程建成不久,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国的统治者正沉浸在都江堰工程完工所带来的喜悦之中,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兴致正浓。为此,韩恒惠王竟异想天开:如果鼓动秦国在关中地区修建更大的水利工程,势必会使秦国为修渠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韩国岂不因此会免受秦兵灭国之祸?于是韩王立即召见闻名于诸侯的著名水利专家郑国,向他授意,令他西游秦国,游说秦王在关中地区开河修渠,以此疲弊秦国。
水工郑国热爱自己的祖国,对于韩王所赋予他的这个特殊使命,欣然应允,觉得这是自己报效祖国的一个绝好机会。同时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他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而贫困积弱的韩国,使得他的才能无用武之地。能在有生之年修建一个令后世惊叹的水利工程,造福于子孙后代,这是郑国一生的最大夙愿,他怎能不为前往秦国游说而兴奋不已呢?
那时,秦襄王刚刚即位不久,执掌国家大权的是相国吕不韦。秦国自商鞅时期以来便以“农战”为基本国策,都江堰工程的完工,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而且,秦军从巴蜀沿长江顺流而下,大败楚军,也深得水利工程之助。因此,秦襄王与吕不韦对郑国在关中地区开凿大型水渠的建议十分感兴趣,令郑国拿出一个完整的修渠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勘察,郑国将修渠蓝图呈献给秦襄王与吕不韦审定。郑国以他那绝世的才能,精心设计了引泾水入洛水的开渠方案。整个工程分渠口、引水渠、灌溉区三个组成部分。渠口的选址正处于泾河冲出群山进入平原的一个峡口,泾河从西北向东南奔腾而下,东西两面都是高山。在这里修筑拦河大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河水进入灌区(今日测量数字表明,从渠口循430米的等高线下流,最后注入洛水时降为365米,经引水渠疏导,平均每米降低千分之四),充分利用了渭北平原在地势上西北略高、东南略低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流灌溉系统。
引水渠即渠口到灌区中间的导水路工程,即《汉书?沟洫志》所说的“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灌溉渠分干渠与支渠,从泾河引水到最后注入洛水,流经300余里。为最大限度地扩展灌溉面积,同时也为保证干渠的河水流量,在旱季充分满足灌溉农田的需要,郑国在设计时采用拦腰截断治峪、清峪、浊峪、漆水、沮水、石泉、温泉等河流的“横绝”工程技术,把上述河水的水量汇集到干渠中来,从而加大干渠的水量。这样,还可把经过整理的河道改造成良田。这种充分利用水利资源的横绝工程技术,是战国水利工程技术史上的一大发明,为关中地区后世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开创了成功的先例。
像郑国渠这样工程浩大、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的水流灌溉系统,无疑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少见的范例之一,令秦国执政者大为赞赏,当即决定由郑国负责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由于郑国是这一工程的设计者和施工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渠建成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光辉业绩,便称这条人工开凿的灌渠为郑国渠。
郑国渠正式破土开工时,秦襄王已死,正值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当这项费时10年的浩大工程已经进行大半的时候,韩国用修渠来疲弊秦国的阴谋被秦王政发觉。秦王政大为震怒,立即将水工郑国逮捕问罪。
秦王政问郑国:“韩王派你来鼓吹修渠,想借此来疲弊秦国,有没有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