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反射弧比较长的人,说好听点,叫稳重,说难听了,叫呆,比如,一群人说笑话,我总是那个压轴笑,别人笑上半场,我笑下半场,不了解的人会觉得好像很有智慧深思熟虑的样子,其实,我只是吃过大亏而已。
刚工作几个月,老板看我目光机灵好像沟通能力很强,经常带我出席一些公务场合,成年人对职场小朋友都很宽容,即便说错话也往往被原谅,直到有一次我聊天把天聊死了。
那天中午来了两位重要客人,其中一位还是我的校友,作为老板秘书和未来工作的对接人,我们四个人一起午餐。吃得正High,校友问我:“教你们现当代文学的是不是某某?”我说是啊。她接着问:“他课上得怎么样?”
我觉得,是时候表现自己是一个有趣并且有观点的人了,于是balabala:“他是一个好老师,但是太没趣,他的课一半人睡觉,一半人看小说,他还有个最诡的毛病,每一届都要挑全班最漂亮的女生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哈哈哈,怎么,你们认识?”
我嘹亮的“哈哈哈”还飘荡在饭桌上,她已经吐出几个字:“他是我爸爸。”
我老板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校友的同伴赶紧找话题打岔。
不用猜,那个项目换了对接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糟糕的开始同样是难以为继的一半,这次吃一堑长一智之后,我明白社交关系错综复杂,浅表交往很难判断对面的人有着怎样的人际关系、爱憎喜恶,很难知道ta真正喜欢谁,和谁有梁子。
年轻人都嘲笑过言语谨慎的成年人,觉得“语不惊人死不休”很酷,吃过亏才逐渐明白,那些看上去讲话没趣的家伙,不是呆,而是他们明白标准答案对于职场的重要性。
真正的聪明,并不需要抖太多包袱。
而机灵,是轻飘的,重要的时刻,往往压不住场子。
后来,我进了报社做记者,写财经和人物访谈,开始总是整不出像样的稿子,因为我和采访对象没话可说,我总是像《艺术人生》一样问:“最艰难的时候想到过放弃吗”?“你那时有什么感受”?“你的愿望是什么”?“你觉得是这样吗”?
这些问题一句话把天聊到尽头,只能换来“是”,或者“不是”。
直到后来,我跟我师父一起采访。
她非常会聊天。
她总是聊一些细节,比如:咦,你办公室墙上这幅字有趣,“静水深流”,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再比如:我看过几篇你的采访,但是今天见面觉得你状态比采访中更好,你有什么窍门吗?
甚至还有:听说你蛮喜欢星座的,你是狮子座,我是大射手,哈哈,都是火象星座。
比起我滔滔不绝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问一句“你觉得呢”,师父特别明白聊天的价值——会聊天的人并不是为了表达自我,显示自己的聪明、睿智、博学,而是和对方形成语言和心理的良性互动,最终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先让对方说爽了,你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讯息。
所以,她首先融洽气氛,每次见面都很会破冰,用细节告诉对方她关注并且试图了解ta,拉进心理距离,心放松,话才能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