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抱怨说:“人们总是写信问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该如何回答呢?”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便被视为天赋的象征,诺奖得主更被奉为各个领域的权威。相比之下,也有其他国际奖项奖金更为丰厚,但诺奖无疑是声望最高的奖项。诺奖的历史反映了人类从20世纪至21世纪早期的发展历程,有的人因为发现了胰岛素或器官移植手术而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有的人则因为为签订《凡尔赛和约》或为结束冷战做出贡献而获得和平奖。

诺奖得主被频繁问及的另一个问题是:你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迈克尔·毕晓普[1]为此写了一本名为《如何获得诺贝尔奖》[2]的书,另一位获奖者彼得·杜赫提[3],著有《通往诺贝尔奖之路》[4]一书。乔治·比德尔[5]提供的建议比较实用。在回复加州理工的学生发来的贺电时,他写道:“你们也能获得诺贝尔奖。努力学习,尊重DNA,不抽烟不喝酒,远离女人和政治。这就是我的法则。”罗伯特·劳夫林[6]则不愿意透露太多,他说:“如果我知道如何获得诺贝尔奖,我肯定是再去得一个,而不会告诉你。”

[1] 迈克尔·毕晓普(Michael Bishop):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 《如何获得诺贝尔奖》(How To Win The Nobel Prize),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3] 彼得·杜赫提(Peter Doherty):199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4] 《通往诺贝尔奖之路》(The Beginner’s Guide to Winning the Nobel Prize),马颖、孙业平译,科学出版社,2013年。

[5] 乔治·比德尔(George Beadle):1958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6] 罗伯特·劳夫林(Robert Laughlin):1998年物理学奖得主。

如果通往诺奖之路是难以预料的,诺奖得主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共同的影响因素,能解释他们为何能获此成就?他们童年时生活在特权之下还是挑战之中?他们童年时期早熟吗?老师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是他们自学成才?性别的影响大吗?诺奖获得者是独立工作还是与他人合作?智力、坚持、创新和直觉在他们获得成功的路上发挥了多大作用?婚姻状况对他们有影响吗?有多少获奖者亲身经历了灾难、监禁、流放和战争?天才的性格都古怪吗?有人拒绝接受诺奖吗?很多诺奖得主都同意多丽丝·莱辛[7]所言诺奖是“一场血腥的灾难”吗?有谁被诺奖评委会忽略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如何获得诺奖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但诺奖得主们成功的秘诀却各不相同。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