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很早就意识到贵州发展借助外力的必要性,在赴京汇报设立试验区有关事宜的时候,他就邀请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负责人举行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胡锦涛向大家介绍了建立毕节试验区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并邀请他们对此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
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正式成立。
和当时全国范围内纷纷启动的其他改革试验特区、开发区不同,毕节试验区是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
胡锦涛十分重视运用创新的思路推动试验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从一开始就为毕节试验区确定了任务,指明了立足长远的发展方向,他强调:
“牢牢把握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这个主题,就要针对全区有300万农村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一现实,采取一切有利于摆脱贫困、落后的政策措施,加快资源开发,加速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实现绝大多数农民脱贫的目标。要针对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一半以上的现实,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停止人为的生态破坏,并逐步走向生态的良性循环。如果这两大目标都能如期实现,那就表明试验区的改革试验是成功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如果没有实现,那就说明试验区的任务没有完成。”
这一明确的发展思路及决策,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为毕节试验区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9年1月,贵州省委经研究决定,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两大主题的基础上再增加“人口控制”,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由是正式确立。
在派出专门工作组对毕节进行考察之后,1989年,在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支持下,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成立了。至今,对口帮扶依然在进行。
二十多年以来,各民主党派对毕节试验区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我认识的一位青联委员就在做这样的工作,他所在的公司是民进中央为了对毕节试验区等地开展帮扶工作而成立的,如今已经在金沙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
三
毕节试验区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在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主要层面做出了立足本地实际、放眼长远的有效探索。正如曾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所指出的:
“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三大主题实质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萌芽和雏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发扶贫’强调贫困地区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体现了人的精神和志气问题;‘生态建设’强调既要重视生态保护,更要重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人口控制’强调既要控制人口数量,更要提高人口质量,体现了人与经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通过建立毕节试验区来为解决贵州的贫困问题探索有效的模式也是知行合一的结果。
在解决发展问题的道路上,从来没有简单复制就能成功的模式,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立足于贵州现实,独立探索、思考的结果。
正如胡锦涛当时所说:“我们必须对毕节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个主题。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抄照搬沿海开放地区的做法和模式,这不仅仅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决定试验区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