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样的训练方式是很有挑战性的,但与此同时,也裹含着巨大的创造力。演员们在反复走场的过程中,随着对角色认知的不断深化,经常会在不经意间脱离剧本和导演,即兴添入一些小想法和小创意,或者在彼此搭戏时自然衍生出一些小桥段,这些都可能让戏剧增色,使它更加真实丰满。所以在导戏时,只要演员表演开始后,宋哥就很少打断,总是任他们自由体验,自行创造。于是排练时总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笑点,有时候直接就跑到了另一个剧组。
不过这样的确常能产生出人预料的爆点,细细推敲一番,就直接入了剧本。宋哥解释说,只有丰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撑起一部戏活的灵魂。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剧组不仅是不快乐的,也一定是做不好戏的,导演也是不自信的,至少一定是没我帅的。
我寻思了三天都没能理解宋哥的这个逻辑,尤其最后一句。进入八月末,每个周末都会落一场雨,骤然而起骤然而去,仿佛到人间一遭只为一瞬的炸裂。那会儿排练工作已经开始收尾,演员们正卯着劲儿,日夜兼程,全力把剧打磨到最完美状态;而制作组这边也开始了销售和宣传地推工作,少年们每天来去如风,炸裂度全然与北京周末的大雨不分伯仲。最为关键的就是票务。如何建立通畅的票务销售渠道,直接涉及到戏剧最后的利润。《鲜鱼口》作为小马奔腾剧社的第一出戏,虽然有一定的试验色彩,无论名声还是影响力都无法和《柔软》《暗恋桃花源》这些经典相提并论,但宋哥和彦如姐对这出戏投入这么多,全剧社都投入这么多,当然也不希望空手而归。只有票卖得好,在观众中有所反响,剧社才能奠定长期发展的信心,才能积累下快速成长的力量。
宋哥和力颖他们制定了好几种售票策略,但最为直截有效的,除了剧场现场买票外,就是和票务平台大麦网合作。早在一个月前,力颖和大黄就已经着手与大麦进行商务洽谈,期间就合作模式磋商过多次,坎坷崎岖不必多提,总之最后还是达成一致,在八月的尾巴上敲定了合作协议。
除了网站上提供的实票配送,我们还从大麦那里借来一台出票机,用以在剧社和现场出票。8月21号,大麦网的工作人员捧着出票机远赴剧社进行安装调试。我们这一众愣头青,多半只买过票没卖过票,看见这复杂的机器和系统着实慌张。好在师傅耐心细致,一面摆弄连接线一面教授我们使用方法。从上票到选座,师傅讲得详细,售票负责人畅畅、小会和蛋听得也认真。最后我们这群“闲杂人等”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一股脑儿凑过去,屏声息气看着师傅把测试票纸放入出票机。打印非常顺利。几秒种后,带有《鲜鱼口》字样的票纸从出票机里缓缓滑出,鲜如虹鱼,摸上去还有微微的热度。
我呆呆地望着,猛地感觉心口突然落下什么东西,像是打了经年累月的硬仗,终于望见了插在尽头的旗帜在狂风之中猎猎飘扬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