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的现代性,与开埠不可分离,而其中旧上海更值得一书。其实上海好的光景不过几十年,其兴起背景,时局变化导致人口巨量流入,人口涌入而百业兴旺,亭子间文化也成为上海一大特色。按照作家木心的说法,只有上海人知道“亭子间”是什么东西,“住过亭子间,才不愧是科班出身的上海人,而一辈子脱不出亭子间,也就枉为上海人”。
亭子间面积往往不过六七平方米,算是上海石库门房子中的条件不好的地方,最初要么作为阁楼,要么用来堆放杂物。随着上海租金日涨,不少人也涌入亭子间,二房东纷纷兴起,亭子间也开始走红,一家入住也不少见,其中少不了文人,例如作家鲁迅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集》,“且”和“介”分别取了“租界”的一半。当时鲁迅住在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一带,且介亭就是租界亭子间之意。另有一说,当时鲁迅所住地段原本是租界边缘,但是租界随着修建道路的衍生取得管辖权,所谓“越界筑路”,因而算是半租界,且介亭就是半租界亭子间之意。
无论如何,亭子间中,来去匆匆,除了各色文人,当然也有三教九流,亭子间文学也成为一大特色。其中翘楚者,当算周天籁的《亭子间嫂嫂》。我小时候偶尔听说过《亭子间嫂嫂》,但并没有看过,最近和一“海归”数学家聊起此书,他少年时看过,对这书尤其念念不忘,迄今仍向我推荐,我由此机缘凑巧开始读此书,觉得大有“沧海遗珠”的感慨。
“亭子间嫂嫂”是一旧上海私娼顾秀珍别称,因独住在石库门房子中较差的亭子间而得名。以隔壁文人朱先生的眼光来看顾秀珍的卖笑生涯,门前各色人等交关,可见旧时风土人情。上海学者贾植芳评价说“亭子间里,看上海黑道白道,风尘女子,说社会伤感故事”。至于周天籁,如今知道的人不多。周天籁出生于1906年,13岁来到上海,他被认为是上海话作家,但其实他是安徽人,这在《亭子间嫂嫂》男主人公“朱先生”处也有自述。
当年他来上海,从学徒做起,以儿童文学起家,最终被认为市民文学代表,除了《亭子间嫂嫂》等多部小说之外,周天籁晚年散文也为人称道。
《亭子间嫂嫂》原本刊在名不见经传的《东方日报》,这张报纸从此走红,发行量也从3000份增加到20000多份。据悉《亭子间嫂嫂》连载50万字后,周天籁不堪重负,准备结束,在报馆老板的恳请下,最终写到100万字,最后亭子间嫂嫂被周“狠心”写死才算结束,但后来在读者呼吁之下又出续集,依旧分外火红。
周天籁甚至亭子间文化,大背景都与旧上海当时的租界生态与报业繁荣有关。周本人在20世纪40年代还在继续写作,随着各类报刊在1949年前后停刊,周本人在1951年去香港,本意办报,不成而加入邵氏兄弟影业公司,从事宣传,60年代移居台北,80年代初期返回大陆,可惜不久就亡故。周的题材本身不在主旋律之中,加上离开大陆日久而回乡时间不长,使得周天籁近乎中国文学史“被除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