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礼失求诸野》是北岳文艺出版社最近新出的一本谈山西礼俗的书。其名源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所说的“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这里说的礼是周礼。俗话说“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孔子虽然是殷人,而且其终生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族源,直到快去世的时候,对学生子贡还强调自己是“殷人”。然而他全盘接受了周文化,毕生以传播和实践周礼为职志。
什么是周礼呢?简单地说就是周朝所遵奉和实行的一整套典章制度与社会习俗。周代是农业社会,社会组织是以宗法家族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套礼俗,经过周公旦的整理和设计,成为国家大典,维持了数百年稳定。殷周之际是个变革时期,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开宗明义:“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变革体现在何处呢?他围绕着宗法与建都谈了好几条。我以为他漏掉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人生命的态度。殷商漠视生命,视民命如草芥。到安阳殷墟参观可见当时人殉特别普遍,几乎所有的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武官村殷墟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而周代姬姓墓葬基本上没有人殉(就这一点我请教过从事商周考古的专家,他们认为周代人殉多发生非姬姓的诸侯国里,如秦国)。这个重大的变化对殷人出身的孔子有重大影响,他关注生命,反对人殉,连以俑殉葬都持谴责态度。《孟子》中有言“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这种对生命的态度成为周礼和儒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春秋时社会解体,战乱频仍,礼崩乐坏。孔子提出要恢复社会的稳定,首先是“克己复礼”。这个“礼”就是周礼。可是周礼在国家层面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它却在民间以习俗的方式长期存在。周礼本来就源于民间,最后又回到民间,还是得其所哉的。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它没有走进博物馆,在华夏的乡野中一直作为活体而存在,成为人们精神的依托,并担负着组织民间社会的功能。这就是题目所标明的“礼失求诸野”。可是当今它在民间也已消失殆尽,今后再到哪里“求”礼?会不会“礼失求诸夷”呢!
此书是山西两位有成就的作家张石山、鲁顺民就本乡传统礼俗流行与消失所作的对话录。他们都来自山西农村,张是晋东南的盂县人,属于太行山区,春秋时是狄族领地,曾建国仇犹。张家世代生活在盂县红崖底山村;鲁的家乡是晋西北的河曲,他出生的村子,紧靠县城,名叫护城楼,一面紧挨着城墙,一面靠拢古长城的一座关楼,黄河从村旁流过。
两位一在晋东南,一在晋西北,一家居山,一家临河,可以代表整个山西村社。从地域上来看,盂县虽然地处山区,较为封闭,但自从商周以来就临近华夏文化中心,这里保留的传统自然会更多一些;而河曲则受到长城外少数民族(东汉末至唐末山西太原以北为少数民族杂居)和来来往往的流动人口(包括商人与失去土地的流民)的影响,传统礼俗不免有所变异。我们从两位的交谈中时时可见,同一礼俗在两地还是有差别的。作者生在村社,长于村社,又多年从事文学创作,其题材也以农村生活为主,还从事过农村调查,他们对山西乡野是十分熟悉的,因此书中很重视对礼俗细节的叙述和描写,非常生动,常常使得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全书共分十二部分,完整地介绍了曾活跃在山西乡村的传统礼俗,包括:敬天法祖,生生不已,新冬旧年,买房置地,娶妇迎亲,远亲近邻,寿终正寝,三年之丧,尊师重教,结社集会,乡规民约,文化渊薮。作者谈到他们熟悉的乡间的良风美俗及其整合人心、组织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往往带着感情,赞美其设计的精巧与合乎世道人心,对传统礼俗的流失和因此导致民间社会失范感到痛心疾首。“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溢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