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琐谈(1)

我们的民族自古以农立国,注重季节的变换,对于春季尤其敏感。早在商代,我们从殷墟出土的甲骨上就可以看到“寅今春其至”()“在春田受年”这样对春天充满欢悦和企盼的短句,让我们感受到三千年前的古人情感的激荡。代表民族情感的诗歌也有无数歌咏春天的诗句。《诗经》开卷的《关雎》《桃夭》等篇章都把男欢女爱的场景设置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都在展现着春季给大自然带来的无限生机。

其实抛开诗人的浪漫,春天不过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转到某个方位罢了。地球和太阳不停地运动,春天会离去,下一个春天也还会再来,与我们过星期一、星期二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这是我们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后的认识,而在上古时期,人类草昧初开,时间在他们意识中还是模糊一片的,就像庄子给我们讲的那位“中央之帝”“浑沌”,没有七窍,就是肉球一个。农业劳动、特别是播种与收获使人们对时间有了分段和循环的观念。商代人们开始把季节分成了春、秋二季。我们看到出土数以万计的甲骨中有“春”“秋”,而没有“冬”“夏”,因为这两季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春种秋收,在农人头脑里会留下最深的印象。

春字在甲骨文写作,《殷墟甲骨文引论》解释这个字时说:“从林、从草、从日、从屯,屯标声。象意字,象日照春阳,草木丛生。本义是春天。《说文》:‘春,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屯声。’”这段话的意思:春是个象意字(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会意字”),象征着太阳从丛林、丛草中艰难地升起。“屯”象征小草艰难地破土而出。金文、小篆春字略有变化,但都没有离开春回大地、万物萌生这一图景。春的发声来源于“屯”,春天虽然到来了,人们开始播种了,但从耕种到收获还要经历多少艰难,这正像小草出土一样。对于“春”古人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日”,太阳对于农耕是至关重要的。

商代已经有了对太阳的崇拜,《尚书·尧典》中就有帝尧派人“寅宾出日”(春分那天到东海之滨迎接太阳升起),因为古代帝王除了是政治上的统治者外,还是精神上的领袖,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事务自然应由君王主持。到了汉代“天一合一”确立,于是,天子精神领袖地位突出了,“日”在《易经》中是象征君位的,迎接太阳的大典怎么能委托臣僚呢?儒家经典《礼记·月令》记载迎接太阳应该是天子。“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斋戒)。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在这些日子里,天子还要“居青阳左个(大寝的东堂北偏室),乘鸾辂(青色带銮铃的车子),驾仓龙(青马),载青旂,衣青衣,服(佩带)仓玉,食麦与羊”,表示与天地配合。从这些仪式我们可以感受到,皇帝面对太阳时的严肃和谦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