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ether Cafe(一)

在台北,常常看到只有英文招牌的咖啡馆,这一间就是。刚刚为参差咖啡专事烘焙的新公司起名字的我很羡慕这种自由。起个名字工商局检索是否重名不就得了,还要问是什么意义,问十万个为什么,的确是有点莫名其妙。自己花钱办公司,起名字难道会害自己?就算是自己害自己,你管得着吗?管得太多扼杀创意啊。比如我想就叫森咖啡烘焙有限公司,干部们说一个字不行,我想叫烘焙分子有限公司,他们又问分子在这儿是什么意思?是量子分子的意思呢,还是知识分子活跃分子的意思呢?每次面对这样的无理取闹,我们都只有妥协的分儿。于是新公司被迫叫成了烘焙世家咖啡有限公司,大家以后看到参差挂耳咖啡的包装上,出品商印的是“武汉烘焙世家咖啡有限公司”的时候,千万别笑话我哦,我本想只叫个分子,世家是被逼出现的。

回正题,Together Café 的主人是在前面提到的行动咖啡车旁遇到的。当时她正在向Daniel 请教咖啡方面的知识,得知我也是同行,还出了一本关于如何开咖啡馆的畅销书之后,用让人无法拒绝的柔美夸张的台湾腔说:“真的假的?一定要到我的店看看哦。”原来郑小姐是辅仁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她的咖啡馆就在辅仁大学正门附近,大学在读的时候就开始经营了。之所以叫Together,是因为咖啡厅经营以她为主,还有另外三个拍档。在高手如云的台北,一个大学生,对咖啡不甚了了,竟然也敢开咖啡馆。因为有参差咖啡梦想学校,直觉告诉我,这无疑是个很好的案例。当下和她约定,一定找时间去她的小店坐坐。

两天后,坐捷运到辅仁大学站下车,郑小姐乐呵呵地来把我接到店里。这是我第一次用了iPhone 录音功能做录音采访。喝了一杯咖啡,问了很多问题。期间,生意一直还不错,一看都是辅仁大学的学生,吃简餐的居多(台湾叫轻食)。点咖啡的比较少,老实说,咖啡很一般。郑小姐告诉我,咖啡的确是她的弱项,西点轻食她倒是花了不少工夫研究和学习,难怪她会出现在行动咖啡车那儿请教咖啡问题了。总体来说,小店温馨可爱,布置方面应该是很合学生的胃口,手绘墙、照片墙都花了不少心思。开这个店,郑小姐费了不少周折,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但是看到她和朋友们全情投入,乐在其中,后来也开始支持和帮忙了。咖啡馆门口的一个木质树形引导牌就是郑小姐的父亲到店里亲自做的。小店开业半年,生意蒸蒸日上,收支已经能够持平并小有盈利了。

看过《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的朋友知道,我在书里称以简餐为主的咖啡馆为伪咖啡馆。听了郑小姐的故事,我告诉她我在武汉也有间类似地处大学区、客源也多为学生的参差咖啡书屋,但是我们并不做简餐,生意也还不错。郑小姐很好奇,让我给些建议,而我的建议当然是关于咖啡,于是我又

厚着脸皮,把在参差咖啡梦想学校讲的那一套关于“咖啡馆的精神气质和核心产品必须是咖啡”的理论阐述了一遍。我告诉她,参差咖啡书屋从开业以来,一直在普及咖啡知识,甚至教学生客人们做咖啡。我甚至认为,在大陆的每一间纯咖啡馆都应该是一间咖啡教室,甚至是咖啡“教堂”,我们要如同布道一般让大家爱上我们的咖啡。轻食是身体必需品,但咖啡有可能成为味蕾必需品,甚至精神必需品,被布道的客人们才有可能每周来给咖啡做礼

拜,最终成为忠实的回头客。郑小姐听完若有所思,频频点头,弄得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布道布到咖啡之城台北来了,真够能“忽悠”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