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5)

国务院务虚会议的另一个成果,是在听取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出访代表团访问国外的一些见闻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发展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会上也提出了一些促进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思想,如:要放手利用国外资金,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今后在经济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要摆脱墨守行政方式的老框框,放手发挥经济手段和经济组织的作用;要改变手工业式、小农经济式甚至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坚决实行专业化,发展合同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要保障工业企业必要的独立地位,适当扩大它们的经济自主权;等等。

3.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提议:要解决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陈云先提出,中央应该考虑解决“文革”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然后他才谈下一步的经济工作

国务院务虚会议结束后,陈云于9月19日来到浙江杭州的西子湖畔休养。在这里,他住了一个多月,一方面休养,一方面思考一些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

11月7日,为出席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陈云由杭州回到了北京。

11月10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各大军区和中央党、政、军各部门以及群众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共212人。会议分6个组讨论,陈云被分在东北组,他为在这次会上发言做了充分的准备。

为期一个多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原定议题主要是讨论经济工作,即:(一)讨论如何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尽快把农业生产搞上去;(二)商定1979年、1980年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三)讨论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但是,要真正把国家经济搞上去,必须解决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的问题。为此,邓小平在会前提议,这次会议要解决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根据这一提议,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央工作会议先用两三天时间讨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问题。会议开始前几天,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开始出访泰国和新加坡。在党内德高望重的陈云,从会议一开始,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央工作会议开始,华国锋首先讲了话,表明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的一致主张,即:从明年起,把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华国锋说:“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中心思想。”

为让大家讨论工作重点的转移问题,华国锋提出,请参加会议的同志们畅所欲言。但是,华国锋在讲话中没有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没有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没有提出拨乱反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全党关心的大问题。

11月12日,参加东北组讨论的陈云在会上做了一个具重大导向性的发言。

陈云首先表示完全赞同中央关于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意见。他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

接着,陈云提出: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必须由中央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因为安定团结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关心的事,不解决这些问题,干部和群众对党内是否能安定团结,是有所顾虑的。

陈云进一步提出:“对有些遗留的问题,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很广的问题,是需要由中央考虑和做出决定的。对此,中央应该给以考虑和决定。”

陈云当即提出了需要中央考虑和做出决定的六大“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即:薄一波等61人所谓叛徒集团问题;抗战初期所谓自首分子问题;陶铸、王鹤寿等人的所谓叛徒问题及中央专案组不正常状态问题;彭德怀的骨灰安置问题;天安门事件问题;康生的错误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