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不羁,广结四方朋友 1

在刘邦青年时,与其形影不离的一些兄弟,都将其称为 “老大 ”。刘邦从小就沾染了一些无赖的习气,又生得人高马大,打起架来往往能把比他大几岁的孩子打得落花流水。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生来就极富领导才能的刘邦,逐渐在沛县地界上建立了自己的小党派。

刘邦虽然行为放荡,但是心胸豁达,不拘小节,对朋友能两肋插刀,许多人也被刘邦豪放的性格所吸引,愿意与他亲近。刘邦在家乡交了很多朋友,他们各具特色,处在不同的行业,有社会地位较高的官场人物,也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井中人,这些人都成为他日后打天下的得力助手。

先来看看刘邦的 “官”朋友。

曹参,沛县狱掾( yu à n),是管理监狱的小吏。曹参与刘邦的性格比较近似,个性爽朗,但粗中有细,他同刘邦、萧何很是投缘。曹参对刘邦也怀有敬佩之情,尤其欣赏刘邦乐于助人、对朋友一视同仁的个性。举事之后,曹参得到刘邦的重用,屡立战功。

萧何,与刘邦是老乡,也是沛县丰邑乡人,他公文写得很好,文化层次较高,在沛县衙门里当主吏掾,是县令的直接助手,在沛县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萧何个性温和,忠厚老实,谦逊低调,善于思考,具有极高的政治眼光。

虽说萧何的性格与刘邦的性格差异很大,但他却被刘邦的不拘小节、豪迈热情深深吸引,萧何觉得刘邦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大将风范。刘邦平时浪荡惯了,免不了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儿,萧何利用职权给了刘邦不少的帮助,为刘邦摆平纠纷。萧何虽然喜爱刘邦身上的那股豪气,但是喜欢归喜欢,他见到刘邦整日无所事事地混迹于沛县,觉得非常可惜。萧何便开始规劝刘邦,要他为自己的前途多多考虑。正是在萧何与曹参二人的推荐与安排下,刘邦终于得到了平生第一份工作,正式出任沛县泗水亭的亭长。这时的刘邦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有了这份还算有前途与地位的小差事,刘邦也正式结束了混混生活,开始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了。

后来刘邦要到咸阳送徭役,按照当地的习俗,同事们都要送行,大家都给了刘邦三百钱,唯有萧何给了他五百钱。更让刘邦感动的是,萧何为了能和刘邦经常在一起,放弃了到京城做官的大好机会,继续在沛县做他的主吏掾。

任敖,是沛县监狱的一位看守。有一次,刘邦触犯了刑律,害怕被官府追究,于是躲到了萧何家。官府派人来捉拿刘邦无果,就将刘邦的妻子吕雉抓走了,并对她很粗暴。任敖得知此事后,火冒三丈,将派去捉刘邦的人狠狠地收拾了一顿。任敖为刘邦出了口恶气,刘邦对他感激不尽,从此两人成为好朋友。

一个人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免不了有求于人,俗话说,朋友多了好办事。交一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受益匪浅。交朋友不能太有局限性,各种类型的朋友都应该交一些。除了几位官场上的朋友,刘邦还有几个与他关系不错的 “市井兄弟”。

王陵,刘邦的同乡,他是沛县有名的豪强,家里比较富裕,刘邦年轻时将他以兄长相待。刘邦沛县起义之初,王陵并没有跟随刘邦,反而和刘邦的仇人雍齿混在一起。楚汉斗争激化后,王陵才投靠了刘邦。刘邦不计前嫌,仍然重用了他,后来还封他为安国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