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文之悦》(Le Plaisir du texte,1973)里说:“文即织物”(Texte veut dire Tissu)。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很容易理解。《说文》释“文”的本义即“错画”。所以在中文里,文章被视为一种经纬交错之物,因此也就与别的文章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此一文本中的某些句子或片语,或许来自另外一些文本中的某些故事或语辞。打个比方说,一个现成的文本看起来就好比一张完整的地毯,可是揭开背后,你会发现可能有许多线头,提示我们这些材料自有其来龙去脉。其中有好些丝绒,明显是从别的旧地毯上拆借而来的。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文本都是由诸多前/潜文本中引出而重编的新的织品。
为直观地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试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加以详细的分析。李商隐的七律《牡丹》,堪称古典诗中用典密度最高之作,因为它八句诗用了八个典。原诗及出处如下:
锦袆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第一句作者原注出自《典略》:“孔子返卫,卫夫人南子使人谓之曰:‘四方君子之来者,必见寡小君。’孔子不得已见之。夫人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之声璆然。”
第二句见刘向《说苑·善说》:“君独不闻夫鄂君子皙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张翠盖而检犀尾。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第三、四句,“垂手”、“折腰”均为舞姿。徐陵《玉台新咏》卷七载梁简文帝诗《赋乐府得大垂手》:“垂手忽苕苕,飞燕掌中娇。罗衣恣风引,轻带任情摇。讵似长沙地,促舞不回腰。”《小垂手》:“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折腰应两袖,顿足转双巾。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又刘歆《西京杂记》卷一:“(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第五、六句,分别用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季伦用蜡烛作炊”及习凿齿《襄阳记》“荀令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气不歇”。
第七句见《南史》卷五十九《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第八句用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