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盟拉祜族村寨的变迁(1)

想不到细节会变得这么好,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村民如是说。

细节印象:贫穷,还是贫穷!

第一次到细节是那年8月。

8月是多雨的季节,从中课乡政府到细节村民小组有10公里远的山路,因为从没有到过细节,所以对于山路、对于寨子没有记忆中的存储,自然也就搜索不出记忆的印象。一路走来,到寨子的时候全部是上坡的路,回乡政府的时候当然全部是下坡了。上坡的时候费力,下坡的时候也不省事。

西盟的雨季长,山路也长。

雨季到细节是别想指望坐车的。早上七点三十分,从中课乡政府驻地出发,过努美,上打勒,在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穿行四个小时后,起蝶山下的细节村民小组,终于摆在我们一行人的面前了。

细节是中课村的一个村民小组,这个小组的村民均为拉祜族。

说起拉祜族,书上是这么写的:拉祜族是古代氐羌部落的一支。

镇沅女县长李验波的父亲是拉祜族干部,长期在沧澜县当领导,在其任县委书记期间,非常重视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为后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其女儿李验波如今又成为拉祜族的女县长,这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传承。

李验波在向我们介绍本民族情况时说:

——古代汉文献资料中记载有“邛笮”、“胡从”和“锅锉”之类,“邛”是山丘的意思,“笮”指的是人,“胡”是古代对西北一带少数民族的泛称,“从”和“锉”是拉祜族对人的称呼。

拉祜族称山为“锅”,称人为“锉”,由于历史记音者的口音不同,加之用汉字记录,所写各异,所以在近代文献中也有“郭搓”、“锅锉”、“苦聪”、“果聪”、“郭抽”等不同读音,所指的都是拉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