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彤们》 滥竽充数

说到滥竽充数,大家的脑海里总会出现动画片里的情节:南郭先生隐藏在乐师队伍中,畏首畏尾、装模作样地吹着竽。而他吹竽的时候,竽管里的黄豆还上下起伏着,刚吹出来,又掉进去,看起来很好玩。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我把黄豆放到笙苗里,发现黄豆是完全吹不出来的。因为它不是正圆形,而笙苗的内膛也不是正圆形的,所以,它们之间不可能百分之百贴合,气息总是会透过缝隙冲出来,所以,南郭先生想用黄豆堵竽的声音,其实是无法做到的。由于气息无法被堵住,黄豆也不会被吹出竽外,所以,不会造成那么大的一个笑料。

竽,其实说的也是笙——早在周代,竽和笙是同一种类型的两种乐器。《周礼·笙师》中有“竽三十六簧,笙十七簧”的记载,在随后的岁月中,笙簧的数量有所增加,而竽簧的数量又有所渐少,这样一来,竽和笙的差距就越来越模糊。到了隋唐时期,竽只用于宫廷雅乐当中,而宋以后,竽就已经完全消失了。虽然竽消失了,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却是妇孺皆知。有的时候,我也如此戏称自己,签名的时候,我会签上“滥竽吴”,谁让我和这个“滥竽充数”里的笙,走得这么近呢!但其实,我也渐渐发现,“滥竽充数”除了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次充好,不应该不诚实以外,它还说明了另外一些道理。

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黄金时代,那么,齐宣王所组织的三百人的吹竽方阵,则是极为罕见的音乐场面。一个竽或者一个笙,就已经可以做到对自然界天籁的一种模仿,我们很难想象这样和谐的乐器有三百个一起演奏,那得是一个多么宏大和谐的音响效果?老实说,我并不喜欢所谓形式上的宏大表达或是人海战术,但是单就笙这种乐器来讲,它恐怕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非常适合集体演奏的乐器,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从乡野到庙堂,随处都可以看到笙的影子的原因——因为笙的个性不是那么鲜明,它和谐共振的特点使它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音乐合作者。

如果说,齐愍王是一个更关心独奏的音乐发烧友,那么,齐宣王给我们创造的,就是一个宏大的音响世界。他是一个超级音乐发烧友,他的三百吹竽方阵,恐怕也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绝响。齐宣王具备了相当高的审美能力,我们暂且不提他创办稷下学宫这样奠定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机构,单说他选择笙或者竽这种乐器,作为三百人共同演奏的乐器,就说明他非常懂得音乐语言。

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有一则新闻,说让2008个演员在一起击缶,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打击的节奏很难整齐划一。可早在两千年前,齐宣王就早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时候没有高科技,没有话筒,没有耳机,没有遥控,但他可以让三百人、三百件乐器一起演出且整齐划一,产生宏大的音响效果,就是因为齐宣王选择了笙,而不是缶。大家都知道,打击乐器是靠击打发音的,而击打一定有音头,这个音头如果是两千多人在一起,要想打齐,比登天都难。但是笙,它本身的发音原理是可以很弱地进入,很弱地出来,所谓“无始无终,恒久绵长”。这样的发音特质,就变成了三百人在一起演奏时,可以一呼百应,一唱众和,让音乐可以在和缓的状态下,娓娓道来。

因为继承了唐朝的宴乐传统,所以在日本的雅乐当中,还保留了一种叫作“运指法”的笙的演奏方法,它的每一个和音由数个单音构成。在每个和音的转化过程当中,不是由这几个单音同时转成另外几个单音,而是将单音依次渐变地发展到另外一个音上去。所以,这样的音很容易达到一种舒缓而绵长的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在齐宣王的宫廷音乐当中,所谓2008年的击缶不齐的困难,是从来就不曾发生的——因为他们选择的,是中国的笙。

读书导航